[发明专利]茚虫威与哒嗪硫磷复配农药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03955.1 | 申请日: | 2010-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9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罗举;胡国文;傅强;胡阳;赖凤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N57/16 | 分类号: | A01N57/16;A01N47/38;A01P7/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000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茚虫威 哒嗪硫磷复配 农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配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茚虫威与哒嗪硫磷复配农药。
背景技术
茚虫威,分子式:C22H17ClF3N3O7,分子量527.84。毒性:茚虫威属低毒杀虫剂,对人、畜十分安全;大鼠急性经口LD505000毫克/千克;兔急性经皮LD50大于2000毫克/千克;无致癌、致畸和致突变作用。作用机制:茚虫威通过阻断昆虫神经细胞内的钠离子通道,使神经细胞丧失功能。
哒嗪硫磷,其他名称:哒净松达净松、苯达磷。性能:高效、低毒、低残留广谱性的有机磷杀虫剂,纯品为白色结晶,熔点54.5-56.5℃。对热、光照、酸性介质稳定,强碱介质中不稳定。难溶于水,可溶于一般有机溶剂。对高等动物毒性较低,对鱼类相对无毒。对害虫害螨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但无内吸作用,且有一定杀卵作用。毒性:哒嗪硫磷属低毒低残留广谱性硫代磷酸酯类杀虫杀螨剂,大量试验未见对皮肤有刺激症状,未见致癌、致畸、致突变现象,对鱼、鸡有毒。
单独使用茚虫威和哒嗪硫磷时,成本比较大,防治稻纵卷叶螟效果不好,且速效性、持久性都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成本低、防治稻纵卷叶螟效果好,且速效性、持久性较好的茚虫威与哒嗪硫磷复配农药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茚虫威与哒嗪硫磷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含有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组份:茚虫威0.2-10%,哒嗪硫磷10-30%。
所述的茚虫威与哒嗪硫磷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含有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组份:茚虫威0.3-8%,哒嗪硫磷12-28%。
所述的茚虫威与哒嗪硫磷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含有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组份:茚虫威0.6-6%,哒嗪硫磷14-26%。
所述的茚虫威与哒嗪硫磷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含有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组份:茚虫威0.9-4%,哒嗪硫磷16-24%。
所述的茚虫威与哒嗪硫磷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含有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组份:茚虫威1.2-3%,哒嗪硫磷18-22%。
所述的茚虫威与哒嗪硫磷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含有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组份:茚虫威0.3-1.5%,哒嗪硫磷16-20%。
所述的茚虫威为已知物质,由浙江升华拜克生物股份公司提供。
所述的哒嗪硫磷为已知物质,由安徽新赛德化工有限公司提供。
所述的茚虫威与哒嗪硫磷复配农药按现有常规技术可制成乳油,即原药中加入有机溶剂和乳化剂;也可制成水乳油,即原药加入有机溶剂、助溶剂、湿润剂、扩散剂、乳化剂和水等。
本发明中,除另有说明外,所有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
上述的茚虫威与哒嗪硫磷复配农药,杀虫谱广,速效性好;由于其毒性低,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小;生产成本低。该复配农药对稻纵卷叶螟进行毒力测定,共毒系数达到245-410。通过药效试验可以看出,该复配农药对水稻稻纵卷叶螟防治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本发明中,除另有说明外,所有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
配方一:茚虫威0.3%,哒嗪硫磷17.7%。
配方二:茚虫威0.6%,哒嗪硫磷17.4%。
配方三:茚虫威0.9%,哒嗪硫磷17.1%。
配方四:茚虫威1.2%,哒嗪硫磷16.8%。
配方五:茚虫威1.5%,哒嗪硫磷16.5%。
配方六:茚虫威1.0%,哒嗪硫磷17.0%。
试验一、上述配方的复配农药对稻纵卷叶螟进行联合作用测定,供试昆虫为稻纵卷叶螟4~5龄幼虫;试验方法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1154.7-2006,浸虫法。共毒系数大于120,表明有增效作用;若共毒系数小于100,则表示有拮抗作用;接近100为相加作用。
配方一至五的复配农药及5%茚虫威乳油、30%哒嗪硫磷乳油及溶剂对照(N.N-二甲基甲酰胺(D.M.F))3000倍液(33.3mg/L)进行对比试验,对稻纵卷叶螟的共毒系数和药效试验数据如表1-表8:
表1茚虫威·哒嗪硫磷混剂对稻纵卷叶螟的毒力测定结果
表2茚虫威对稻纵卷叶螟4-5龄幼虫的药效试验结果
表3哒嗪硫磷对稻纵卷叶螟4-5龄幼虫的药效试验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稻研究所,未经中国水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39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