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源电路和信息处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04297.8 | 申请日: | 2010-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5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八卷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5/40 | 分类号: | H02M5/40;H02M5/458;H02M1/4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宋鹤;南霆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 电路 信息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源电路和信息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将PFC(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设置在由诸如50Hz或60Hz之类的AC(交流)电源(所谓的商用电源)驱动的信息处理装置中,以便高效地从AC电源获得电能而不会使功率因数恶化。例如,在Baba,Seitaro.“8-Pins 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 PFC:Power of IC.”TransistorTechnology,Mar.2008:213-214中描述了针对PFC电路的一种技术。
发明内容
在针对PFC电路的相关技术中,例如将非绝缘斩波器电路(choppercircuit)用来实现PFC电路。用非绝缘斩波器电路实现的PFC电路例如称为有源PFC电路。除有源PFC电路以外,一些PFC电路也可以称为无源PFC电路。无源PFC电路致力于使用低频电感器改变电流的相位,由此来校正功率因数。无源PFC电路被配置为使用低频电感器并且因此需要大的电感。因此,无源PFC电路在其形状和重量方面都制造得较大,这在缩小衬底设计和/或结构设计的规模方面是一个大问题。下面,将针对有源PFC电路以及无源PFC电路的相关技术总称为“相关技术”。
此外,在使用相关技术PFC电路的信息处理装置(以下称为“相关技术中的信息处理装置”)中,需要将诸如变压器之类的绝缘电路(主电源电路)设置在PFC电路之后。上述结构致力于防止出现突入电流(inrushcurrent)并且稳定地获得用于驱动相关技术中的信息处理装置的预定电压(电源)。由于PFC电路用作一种电源电路,因此,在上面的情况中,相关技术中的信息处理装置包括多个电源。因此,由于包括相关技术PFC电路的相关技术中的信息处理装置包括了多个电源,与包括一个电源电路的结构相比,其成本增加了许多。包括相关技术PFC电路的相关技术中的信息处理装置例如需要控制PFC电路与主电源电路之间的激活定时或负载,以便稳定地获得用于驱动的电源。因此,包括相关技术PFC电路的相关技术中的信息处理装置与包括一个电源电路的结构相比,在不执行更复杂控制的情况下,不能稳定地获得用于驱动的电源。
鉴于前面的问题,希望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对功率因数进行校正以及对电源的稳定供应的新颖的经改进的电源电路和信息处理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源电路,该电源电路包括:整流单元,用于对交流电源整流以输出经整流的输入电压;绝缘变压器,该绝缘变压器具有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从整流单元输出的经整流的输入电压被选择性地输入初级线圈,并且基于输入到初级线圈的经整流输入电压的感应电压从次级线圈输出;第一平滑单元,用于平滑感应电压以输出第一输出电压;检测单元,用于输出与第一输出电压和基准电压之差相对应的误差信号;绝缘单元,该绝缘单元具有输入误差信号的输入端子,以及输出与输入的误差信号相对应的信号的输出端子,输出端子与输入端子绝缘;控制单元,用于基于从输出端子输出的信号,输出用于选择性地将经整流的输入电压输入到初级线圈的控制信号;以及开关单元,该开关单元连接到初级线圈,用于基于控制信号选择性地将经整流的输入电压输入到初级线圈。
通过如上所述那样布置的这种电源电路,能够实现对功率因数的校正以及对电源的稳定供应。
整流单元可以对交流电源整流而不进行平滑。
绝缘变压器可以包括多个次级线圈,用于基于施加到初级线圈的经整流的输入电压输出感应电压。第一平滑单元可以包括多个平滑电路,各个平滑电路连接到多个次级线圈中的各个次级线圈,并且对从各个次级线圈输出的感应电压进行平滑。
多个次级线圈中的各个次级线圈的匝数可能彼此不同。
电源电路还可以包括第二平滑单元,该第二平滑单元用于对从初级线圈输出的经整流的输入电压进行平滑并且输出与经整流的输入电压相对应的第二输出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公司,未经索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42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闪存储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大肠杆菌AppA肌醇六磷酸酶突变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