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水回用处理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04509.2 | 申请日: | 2010-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67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发明(设计)人: | 黄家声;周瑞兴;黄少斌;黄瑞敏;肖先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雷蒙特科学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0;C02F1/52;C02F1/2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裘晖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水 用处 方法 装置 | ||
1.一种中水回用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废水先进行第一级生化处理, 然后沉淀,接着进行第二级生化处理,再经杀菌后回用;
所述第一级和第二级生化处理过程伴随曝气;所述第一级生化处理采用多 微孔的聚合纤维素醚填料,第二级生化处理采用生物吸附的方法;所述第二级 生化处理过程产生的污泥反冲至第一级生化处理过程;
所述多微孔的聚合纤维素醚填料由下述方法制备:
以废弃纤维素醚为原料,在200-300℃下进行缩和反应,并于反应中通入 二氧化碳进行搅拌,反应8个小时以上,成型后真空晾干;
所述生物吸附的填料为生物碳填料、吸附硅类填料或它们的混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水回用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 生化处理设计为降低65%~80%的COD,剩余的COD在第二级生化处理中降 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水回用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吸 附的填料由生物碳和硅酸盐混合组成,比例为7∶3,制成圆柱形颗粒,长度 在3~6mm,直径在0.5~2mm。
4.一种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中水回用处理装置,包括电控系统和 废水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废水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集水池、第 一级生化池、沉淀池、第二级生物吸附池和杀菌池;所述第一级生化池和第二 级生物吸附池中设有曝气装置;所述第二级生物吸附池与集水池或者第一级生 化池经反冲洗泵连通;
所述的中水回用处理装置还设有污泥干化过滤装置,污泥干化过滤装置设 置在第一级生化池的上方,通过污泥泵与沉淀池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水回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级 生物吸附池中设有用于控制反冲洗泵的启闭的压力变送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广州雷蒙特科学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华南理工大学;广州雷蒙特科学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450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