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依靠井内原油润滑的扶正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04654.0 | 申请日: | 201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91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发明(设计)人: | 石永军;綦耀光;曹凤婷;李传秀;温长飞;叶勇;张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E21B17/10 | 分类号: | E21B1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6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依靠 原油 润滑 扶正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田有杆抽油设备中的抽油杆扶正装置,特别是指一种依靠井内原油润滑的扶正器。
技术背景
抽油机采油是我国石油工业传统而占主导地位的人工举升采油方式,经过多年的开发,许多老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开发期。目前胜利油田已整体进入特高含水开发期,油井平均含水已达到90.3%以上。高含水期油田在开发过程中,抽油机井管杆偏磨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存在的范围非常广,其中,胜利油田因油管、抽油杆偏磨造成的工作量占油井全部维护工作量的20-30%,并造成每年约上亿元的管杆材料费的损失。为了避免抽油杆与油管内壁之间的磨损,通常采用抽油杆扶正的原理,在杆管出现磨损的部位安装扶正器,确保抽油杆与油管隔离,不产生直接的接触磨损。
目前,常用的扶正器主要有滑动式、滚轮式和外滚轮式。滑动式扶正器多用尼龙和聚乙烯材料制成,导流槽一般设计成直槽,抽油杆尼龙扶正器在使用时,套在抽油杆上,随抽油杆下入井内,但滑动式扶正器杆管之间的摩擦力较大,若扶正器采用较高表面强度的材料制成,则油管磨损严重;若扶正器采用较低表面强度的材料制成,则扶正器磨损严重,需要经常更换扶正器。滚轮式和外滚轮式将杆管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在正常应用时,滚轮能沿油管内壁产生滚动,既有扶正效果,也具有减轻摩擦阻力的效果,但由于井内砂粒或其它杂质的影响,容易卡死或磨损使得轴承寿命较低。因此,为了实现抽油杆管偏磨的综合治理,有必要开发新型的扶正器,提高抽油杆与油管的工作寿命,达到有效延长高含水期油井免修期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扶正器工作寿命不足的问题,提供一种依靠井内原油润滑的扶正器,该扶正器通过原油保持扶正器与油管壁的润滑作用和保护作用,避免抽油杆与油管直接接触,提高抽油杆和油管的工作寿命。
根据实际经验,当油井产出液的含水小于74%时,井液为油包水型,抽油杆与油管之间不存在偏磨现象;当油井产出液的含水大于74%时,井液由油包水型转换为水包油型,杆管之间的润滑性能大大降低,管杆壁失去了原油的润滑作用和保护作用,摩擦力增大并且管杆腐蚀速度加快,使得杆管间磨损加剧。为了在高含水油井使杆管间获得良好的原油润滑作用和保护作用,基于以上考虑,本发明任务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扶正器主要由扶正器轴、接箍、弹簧垫圈和定位块组成。扶正器轴中部设有一凸体,在凸体端面上设计出沿圆周均匀分布的轴向盲孔,在扶正器轴凸体外壁设计出径向小孔,与轴向盲孔连通,在抽油杆上下运动的过程中油水混合物由轴向盲孔流入,由径向小孔流出。当油水混合物不断地流经轴向盲孔和径向小孔,油水混合物中的原油逐渐存积在轴向盲孔和径向小孔中。当抽油杆向上运动时,扶正器轴凸体端面上部压力增加,挤压上部的轴向盲孔和径向小孔中的原油,使原油由径向小孔流出形成连续的润滑油膜,润滑和保护扶正器与油管壁;当抽油杆向下运动时,扶正器轴凸体端面上部压力增加,挤压下部轴向盲孔和径向小孔中的原油,使原油由径向小孔流出形成连续的润滑油膜,润滑和保护扶正器与油管壁。抽油杆和油管被润滑油膜隔开而不直接接触,杆管之间的摩擦力显著下降,从而降低杆管之间的摩擦和磨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抽油杆在上下运动的过程中,由径向小孔不断流出原油,连续润滑和保护扶正器与油管壁,使得扶正器与油管之间的摩擦力大大降低,大大减轻了油管壁和扶正器自身的磨损;扶正器结构简单,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依靠井内原油润滑的扶正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扶正器A-A剖视图;
1接箍,2弹簧垫圈,3定位块,4扶正器轴,a上部轴向盲孔,b下部轴向盲孔,c上部径向小孔,d下部径向小孔,e扶正器轴凸体上端面,f扶正器轴凸体下端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说明。依靠井内液体润滑的扶正器主要由扶正器轴(4)、接箍(1),弹簧垫圈(2)和定位块(3)组成,如图1所示。扶正器轴(4)中部设有一凸体,扶正器轴(4)凸体上开有6个上部轴向盲孔(a)和6个下部轴向盲孔,如图2所示。每个上部轴向盲孔(a)对应3个上部径向小孔(c),每个下部轴向盲孔(b)对应3个下部径向小孔(d)。首先依次安装定位块(3)和弹簧垫圈(2)在扶正器轴(4)上,最后将接箍(1)通过螺纹连接在扶正器轴(4)的上端,通过弹簧垫圈(2)避免接箍(1)出现松脱现象。扶正器轴(4)和接箍(1)的外端分别设有内螺纹,以便与抽油杆相连接。
抽油杆初始阶段向上运动时,油水混合物由上部轴向盲孔(a)流入,由上部径向小孔(c)流出;抽油杆初始阶段向下运动时,油水混合物由下部轴向盲孔(b)流入,由下部径向小孔(d)流出。当油水混合物不断地流经上部轴向盲孔(a)、上部径向小孔(c)和下部轴向盲孔(b)、下部径向小孔(d)时,油水混合物中的原油逐渐存积在上部轴向盲孔(a)、上部径向小孔(c)、下部轴向盲孔(b)和下部径向小孔(d)中。随着抽油杆的进一步上下运动,当抽油杆向上运动时,扶正器轴凸体上端面(e)压力增加,挤压上部轴向盲孔(a)和上部径向小孔(c)中的原油,使原油由上部径向小孔(c)流出形成连续的润滑油膜;当抽油杆向下运动时,扶正器轴凸体下端面(f)压力增加,挤压下部轴向盲孔(b)和下部径向小孔(d)中得原油,使原油由下部径向小孔流出形成连续的润滑油膜。扶正器轴(4)与油管之间形成连续油膜,两者隔离开,摩擦力显著下降,大大减轻了扶正器轴(4)自身和油管壁的磨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46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导电片的油气分离滤芯
- 下一篇:使用碳纤维带对结构进行预应力加固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