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04657.4 | 申请日: | 2010-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8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朴贤洙;李在祥;李尚奕;白基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17/00;F21V19/00;F21V29/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韩明星;薛义丹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组件 | ||
本申请要求于2009年1月29日提交的第2009-0007034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组件以及包括该背光组件的显示装置。更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效地释放由光源产生的热的背光组件,以及具有该背光组件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例如,液晶显示装置常常因诸如重量轻、外形薄、能耗低、全色彩表现和分辨率高的各种特征而被使用。具体地讲,例如,液晶显示装置被应用在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便携式数码助理(PDA)、电话、电视机(TV)、音频/视频装置和其他类似的装置中。在液晶显示装置中,根据施加到以矩阵图案设置的控制开关的图像信号来控制光传输,以在装置的液晶显示面板上显示图像。
然而,液晶显示装置是非自发光装置,因此,例如,需要诸如背光的光源。根据背光中光源的位置,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可以为边光式背光或直下式背光。
更具体地讲,例如,在边光式背光中,光源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的端部处,使得从光源发射的光通过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下方的透明波导板照射到液晶显示面板。边光式背光提供良好的光均匀性、具有显著延长的寿命并且可容易地包括在薄的显示装置中。通常,边光式背光源被应用在中尺寸或小尺寸的液晶显示面板中。
另一方面,在直下式背光中,光源通常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下面,使得从光源发射的光照射在液晶显示面板的整个表面之上。直下式背光提供高亮度,并且通常可以应用在大尺寸或中尺寸的液晶显示面板中。
在传统的背光中,冷阴极荧光灯可以用作光源。因为发光二极管具有诸如寿命长、功耗低、重量轻和形状薄的特性,所以最近已经进行了利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的研究。然而,发光二极管产生相当大量的热。因此,因从发光二极管产生的热导致的背光组件的内部温度升高,使电路的可靠性劣化。另外,因内部温度梯度而产生的热应力,使部件或壳体变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方面涉及一种显示装置,该装置包括:光源,发射光;导光板,设置为与光源相邻,导光板接收从光源发射的光;光源支撑器,包括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底面;第一容纳单元,包括底表面和侧壁。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光源和导光板设置在底面的第一区域上,第二区域从第一区域的设置有光源的一部分延伸,底表面设置为与导光板相对,侧壁沿垂直于由底表面限定的平面的方向设置在底表面的端部处。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光源可以包括印刷电路板和发光二极管。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内部空间可以形成在第二区域上且形成在光源和第一容纳单元的侧壁之间。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光源支撑器还可以包括设置在光源支撑器的第二区域的端部上的弯曲部分。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背光组件还可以包括中间框架,中间框架的至少一部分可设置在内部空间中。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中间框架可以包括U型部分,中间框架的U型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可设置在内部空间中。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中间框架还可以包括连接到U型部分且设置在光学片上的弯曲部分,光学片设置在光源和导光板上。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光源支撑器可以包括金属板。
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光源支撑器可以包含铝。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光源支撑器的第二区域可以从光源延伸并且为背光组件提供散热路径。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光源支撑器可以接触第一容纳单元且释放热。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区域的弯曲部分可以沿第一容纳单元的侧壁设置且可以接触侧壁。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孔可以形成在第一容纳单元的底表面中,且光源支撑器还可以包括设置在孔中的突起。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的上面和其他方面和特征将变得更明显,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
图2为沿图1的线A-A’截取的局部剖视图;
图3至图5为示出图2中示出的显示装置的金属板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
图7为沿图6的线B-B’截取的局部剖视图;
图8为示出图7中示出的显示装置的金属板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46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液压多功能井口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稻叶形控制基因SRNL1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