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壁铜电极的数控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04681.8 | 申请日: | 2010-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5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潘建新;张导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建新;张导成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常德市长城专利事务所 43204 | 代理人: | 张启炎 |
地址: | 410004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壁 电极 数控 加工 方法 | ||
1.薄壁铜电极的数控加工方法,包括合理选用夹具、刀具及切削参数,提高工作效率,合理安排工序及走刀路线,控制工件变形,其特征在于,粗加工完成后在工件侧面设置残余应力释放缺口,消除快速粗加工时残余应力引起的变形,粗加工刀具用球头铣刀取代普遍使用的平头立铣刀,走刀路线的设计上选用对称加工,对加工工件的工序,即从先到后依次是:基准面(5)和(4)的加工,夹装定位,粗加工,基准面(2)和(3)的加工,加工应力释放缺口,精加工,精度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铜电极的数控加工方法,其特征是:合理选用夹具:考虑电火花加工时基准的准确性,工件毛坯预先加工好顶面和底面,然后用螺钉紧固在压板上,再将压板连同工件毛坯固定在机床工作台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铜电极的数控加工方法,其特征是:合理选用刀具:适当加大刀具的前角和后角,能使切削变形和摩擦减小,从而减小切削力。加工刀具均不使用平底刀,具体是粗加工选用TiCN涂层的整体硬质合金球头铣刀,精加工选用TiCN涂层的整体硬质合金球头铣刀,刀具前角均为9°~12°,后角均为11°~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铜电极的数控加工方法,其特征是:合理选择切削用量:粗加工时,主轴转速1500~2000r/minr/min,进给速度1000~2000mm/min,留较大精加工余量,达到0.5~1.0mm;精加工时,主轴转速2000~2500r/min,进给速度为500~1000mm/min,考虑电火花加工时的电流放电作用,留余量-0.03~-0.1mm/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铜电极的数控加工方法,其特征是:设置残余应力释放缺口:粗加工完成后,工件内部因应力平衡被破坏而产生残余应力,此时,在工件四周侧面加工出应力释放缺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铜电极的数控加工方法,其特征是:采用等高外形刀具路径:等高外形刀具路径是按照Z向等高逐层递减的模式切除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铜电极的数控加工方法,其特征是:采用对称加工,优化走刀路线:对称加工能使工件相对的两面产生的应力均衡,但实施对称加工的前提是必须保持每次进给量相同,走刀路线按照薄片(12)、薄片(15)、薄片(13)、薄片(14)的加工顺序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建新;张导成,未经潘建新;张导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468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控加工中心刀具长度自动测量方法
- 下一篇:动力锯传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