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跨距温室大棚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04898.9 | 申请日: | 201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5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范毅;郑毅;李学义;郑建涛;范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毅;郑毅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 |
代理公司: | 呼和浩特北方科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5100 | 代理人: | 呼和 |
地址: | 010020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跨距 温室 大棚 | ||
技术领域
一种超跨距温室大棚,涉及一种用于种植和养殖的温室大棚。
背景技术
目前设施农业的温室大棚不论什么材料、什么结构,都没有突破一个“大”的概念,即都是以“小”的单元结构为主,以塑料膜为棚膜的尤其是这样,其主要缺点是土地利用率低,规模小,保温性差,功能差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跨度大,土地利用率高、功能全的大棚。
本超跨距温室大棚是由主支撑柱、外支柱、中间梁、大棚主框架、斜拉线、弓型梁、下拉弦、支杆及塑料膜构成;主支撑柱按一定间距排成一排,固定在地面上;若干外支柱分成两排,位于主支撑柱两跨距边缘的两边,固定在地面上;中间梁装在主支撑柱之间,并由主支撑柱和斜拉线支撑,中间梁同时作为人行作业通道;若干大棚主框架成两侧对称安装,其一端装在外支柱上,另一端装在主支柱和中间梁上,构成拱形结构;若干弓型梁装在相邻的大棚主框架之间,并由大棚主框架支撑;若干斜拉线的一端固定在主支撑柱上,另一端连在与该主支撑柱相邻的大棚主框架上,对大棚主框架形成一个额外的拉撑;大棚主框架的两端与下拉弦相连,下拉弦横拉于其下方,支杆装在大棚主框架和下拉弦之间,大棚主框架、下拉弦和支杆构成大棚主框架结构的梁;弓型梁的两端与下拉弦相连,下拉弦横拉于其下方,支杆装在弓型梁和下拉弦之间,弓型梁、下拉弦和支杆构成弓形梁的框架;在上述支撑柱、大棚主框架和弓形梁形成的大棚框架外装上塑料膜,即构成本超跨距温室大棚;在外支柱上装有向外的斜拉绳,并固定在地面上。
本超跨距温室大棚由于采用了框架式结构的棚顶架和辅助的斜拉线结构,因而可有效的加大大棚梁的跨距,可达现有大棚跨度的几倍以上。这样就可有效的利用土地,为规模化设施农业提供了技术支持。
附图说明
图1为超跨距温室大棚框架的正视示意图;
图2为超跨距温室大棚框架的侧视剖面视示意图;
图3为超跨距温室大棚框架的俯视局部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见图1、2、3)
本超跨距温室大棚是由主支撑柱1、外支柱8、中间梁2、大棚主框架4、斜拉线3、弓型梁7、下拉弦5、支杆6及塑料膜构成;主支撑柱1按一定间距排成一排,固定在地面上;若干外支柱8分成两排,位于主支撑柱1两跨距边缘的两边,固定在地面上;中间梁2装在主支撑柱1之间,并由主支撑柱1和斜拉线3支撑,中间梁2同时作为人行作业通道;若干大棚主框架4成两侧对称安装,其一端装在外支柱8上,另一端装在主支撑柱1和中间梁2上,构成拱形结构;若干弓型梁7装在相邻的大棚主框架4之间,并由大棚主框架4支撑;若干斜拉线3的一端固定在主支撑柱1上,另一端连在与该主支撑柱1相邻的大棚主框架4上,对大棚主框架4形成一个额外的拉撑;大棚主框架4的两端与下拉弦5相连,下拉弦5横拉于其下方,支杆6装在大棚主框架4和下拉弦5之间,大棚主框架4、下拉弦5和支杆6构成大棚主框架结构的梁;弓型梁7的两端与下拉弦5相连,下拉弦5横拉于其下方,支杆6装在弓型梁7和下拉弦5之间,弓型梁7、下拉弦5和支杆6构成弓形梁的框架;在上述主支撑柱、大棚主框架和弓形梁形成的大棚框架外装上塑料膜,即构成本超跨距温室大棚;在外支柱8上装有向外的斜拉绳9,并固定在地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毅;郑毅,未经范毅;郑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48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结构紧凑的低损耗微带滤波器
- 下一篇:上电复位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