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有机肥用微生物和酶粉状复合生物制剂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105775.7 申请日: 2010-02-04
公开(公告)号: CN101786911A 公开(公告)日: 2010-07-28
发明(设计)人: 程少峰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微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5F9/04 分类号: C05F9/04;C05F17/00
代理公司: 北京神州华茂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58 代理人: 王宏星
地址: 101400 北京市***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生物 有机肥 微生物 粉状 复合 生物制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微生物和酶复合的生物制剂,特别涉及一种促进生物有机肥高质高量生产的 微生物和酶粉状复合生物制剂。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发展节约化、可持续化农业越来越被政府和社会所重视。从2006 年开始,国家逐步加大对有机肥施用的扶持力度,就拿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补贴来说,国家 的财政补贴资金从2006年在6个省试点的0.17亿元增加到2009年对20个省补贴的3亿元, 技术推广内容也从单纯的秸秆还田扩大到秸秆还田、绿肥种植以及商品有机肥上来。由此可 见国家大力推进增施有机肥的决心。

过去几十年中,由于粮食增产的压力,我国不得不提高农业用地的复种指数,这使农田 在不同程度上变得贫瘠,其中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减少。目前,我国农田 表层土壤的有机碳含量普遍比欧美国家低约30%,急需有机碳“滋养”。农田的碳补充最有效 的方法为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施用量,因此生物有机肥是未来农业肥料发展的新方向。有 机肥生产原料来源丰富,不仅可以废物资源二次利用,还可以改善国内土壤污染、退化、土 壤板结和肥力下降等问题。我国每年产生的大量有机垃圾、生活污泥、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废 弃物、农业秸秆废弃物和畜禽粪便等带来了大量的环境难题,而用废物资源利用化技术生产 生物有机肥是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针。

目前国内市场上用于有机肥生产发酵的产品种类很多,它们大多为菌剂,产品成分为单 一、功效不明显,它们的主要缺陷如下:

1、菌剂的成分主要是几种常用菌种,成分单一,只含有微生物和载体,功效单一;

2、菌剂添加后在生产过程中,生物有机肥发酵时间长,发酵时间18天~27天,前期 还得加辅料激活菌种,操作复杂,生产效率有待提高;

3、菌剂添加后在生产过程中,生物有机肥原料内杂草种子、病原菌和虫卵杀灭率较低, 直接影响了生物有机肥的产品质量;

4、菌剂添加后在生产过程中,腐熟度不完全,生物有机肥产品有机质含量低、有益活菌 含量少、杂菌率高。

随着生物有机肥的种类增加、技术的改革,需要功效全面的生物有机肥发酵产品来推动 生物有机肥产业的发展,提高生物有机肥的质量和产量。

发明内容

为弥补上述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集合了传统菌剂和酶制剂的优点,把微生物和酶 复合制成了一种生物有机肥用微生物和酶粉状复合生物制剂。

本发明生物有机肥用微生物和酶粉状复合生物制剂,包含多种微生物菌剂、多种生物酶 制剂、微生物营养剂、丝光沸石、白云石和黄腐酸钾,其重量比例为:多种微生物菌剂:25%、 多种生物酶制剂:23%;微生物营养剂:30~35%;丝光沸石:5%、白云石:8%;黄腐酸钾: 3%;其余为水分。

所述多种微生物菌剂包括丙酮丁醇梭菌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牛粪枝孢 Cladosporium atercorarium、刺毛壳Chaetomium spinosum、印度毛壳Chaetomium indicum 地衣芽胞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芽孢杆菌 Bacillus sp、普通高温放线菌Thermoactinomyces vulgaris、黄孢平革菌Phanerchaete chrysosporium、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马杜拉放线菌Actinomadura sp、纤维素链 霉菌Streptomyces cellulose、链霉菌Streptomyces sp、肉桂褐链霉菌Streptomyces cinnamofuscus、变黑轮枝菌Verticilium nigrescens、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Geo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土芽孢杆菌Geobacillus sp、嗜热毁丝霉Myceliophthora thermophila;其组成为按顺序重量比3∶1.5∶2∶1∶1.5∶1∶2∶1.5∶1∶1∶2∶1∶1∶1∶ 1∶2∶1∶2。

所述多种生物酶制剂包括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果胶酶、脂肪酶、胰脂肪酶、蛋白酶、 淀粉酶和葡聚糖酶;其组成为按顺序重量比2∶1.5∶2∶1∶1.5∶1∶2∶1.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微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微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57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