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辅助加热控制器及辅助加热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07761.9 | 申请日: | 2010-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471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湘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色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9/10 | 分类号: | F24D19/10;F24D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泰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55 | 代理人: | 张雅军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 太阳能 热水 系统 辅助 加热 控制器 装置 | ||
1.一种适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辅助加热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加热控制器包含一个阀门单元及一个控制单元;所述阀门单元包括一个接受所述太阳能热水系统供水的入水部、一个第一出水部、一个第二出水部,及一个阀门模块,所述阀门模块在一平常状态使所述入水部与所述第一出水部连通,并使所述入水部与所述第二出水部截断;所述阀门模块在一工作状态使所述入水部与所述第一出水部截断,并使所述入水部与所述第二出水部连通;
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一个连接于所述入水部的温度感测元件,及一个内建有一标准信号范围的控制模块,所述温度感测元件能输出一随着所述入水部的温度而变化的检知信号,所述控制模块接收所述检知信号并在该检知信号符合所述标准信号范围时驱动所述阀门模块成为所述工作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辅助加热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单元的阀门模块是一个电磁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辅助加热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单元的阀门模块具有一个常开电磁阀及一个常闭电磁阀,所述常开电磁阀配置于所述入水部与所述第一出水部之间,所述常闭电磁阀配置于所述入水部与所述第二出水部之间,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于所述常开电磁阀与所述常闭电磁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辅助加热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一个设定按钮,该设定按钮强制所述控制单元使所述阀门模块保持在所述平常状态与所述工作状态的其中一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辅助加热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一个提示元件,所述提示元件配合所述平常状态与所述工作状态变化出不同的发光信号。
6.一种适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辅助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加热装置包含一个热水供应器、一个阀门单元及一个控制单元;所述热水供应器包括一个供水管路,及一个使所述供水管路的水温提升的加热模块;
所述阀门单元设置于所述热水供应器,并包括一个接受所述太阳能热水系统供水的入水部、一个第一出水部、一个第二出水部,及一个阀门模块,所述第一出水部连通于所述热水供应器的供水管路,所述阀门模块在一平常状态使所述入水部与所述第一出水部连通,并使所述入水部与所述第二出水部截断,所述阀门模块在一工作状态使所述入水部与所述第一出水部截断,并使所述入水部与所述第二出水部连通;
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一个连接于所述入水部的温度感测元件,及一个内建有一标准信号范围的控制模块,所述温度感测元件能输出一随着所述入水部的温度而变化的检知信号,所述控制模块接收所述检知信号并在所述检知信号符合所述标准信号范围时驱动所述阀门模块成为所述工作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辅助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单元的阀门模块是一个电磁阀。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辅助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单元的阀门模块具有一个常开电磁阀及一个常闭电磁阀,所述常开电磁阀配置于所述入水部与所述第一出水部之间,所述常闭电磁阀配置于所述入水部与所述第二出水部之间,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于所述常开电磁阀与所述常闭电磁阀。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辅助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一个设定按钮,所述设定按钮强制所述控制单元使所述阀门模块保持在所述平常状态与所述工作状态的其中一者。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辅助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一个提示元件,所述提示元件配合所述平常状态与所述工作状态变化出不同的发光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色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保色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776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挠性区域带焊盘的刚挠结合板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柔性电路板及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