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防数字化单兵信息通讯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07785.4 | 申请日: | 2010-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474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曹务春;刘毅;史套兴;刘强;刘玮;张晓清;赵月峨;方立群;孙选勋;杨红;卢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北京汇丰隆经济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8C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字化 单兵 信息 通讯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一种生防数字化单兵信息通讯系统,是生物毒剂监测领域的数字化通讯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可以安全、可靠、稳定的将监测区域的视频、监测数据、检验结果数据、语音和GPS定位信息数据传输到指挥中心,在监测数据异常时可采集空气样本进行检验识别出生物毒剂种类并及时传输到指挥车。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范围恐怖事件越来越多,恐怖事件的种类有向高科技生物方面发展趋势,恐怖分子手法不断变化,利用生物剂(如炭疽粉末事件)制造事端,对社会安宁和经济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在人们的心里造成严重的创伤;其它敌对势力也可能具有使用高致病性微生物进行袭击的能力,所以,未来国内生物恐怖形势会日益严峻。由于生物恐怖威胁的存在和频繁发生,许多国家已经把生物防御与国家安全紧紧联系在一起,成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国家安全问题尤为重要;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在即,对防范人为生物恐怖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应对生物恐怖袭击的突发事件,各国都在研究和设计应对生物恐怖方面的技术和仪器。
随着人们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对地球环境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破坏,新发传染病和外来传染病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传染病依然是威胁全人类生命的首要因素,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世界范围内新、旧发传染病的出现,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我国是世界上传染病发病较多的国家之一,地域辽阔、地理景观复杂、环境多样、动植物区系丰富,为自然疫源性疾病的自然循环提供了必要的宿主、媒介和适宜的环境条件。近年的新发传染病和旧传染病的再发是一个重要的预警。2003年爆发的SARS流行和2004年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给我国人民的健康、经济发展乃至国家生物安全造成了现实的和潜在的威胁。
当以上提到的恐怖事件发生或出现传染病疫情后,国家会迅速派出生物方面研究人员去事发现场及疫情区域调查研究现场情况。调研数据及现场情况只 能等待调研人员回去后向指挥中心领导和专家汇报,领导和专家们根据调研人员的汇报作进一步分析后做出应对事件的措施。而这种汇报可能由于各种原因不是很全面,使得做出的应对决策不全面,作出的决策在时间上也向后推迟了很多。并且现场及疫区的视频不能传输到指挥中心,这都会影响所作的决策质量。
目前国内外都有一些单兵产品,这些单兵产品有的只是简单的将语音和视频传输到远方,传输基本上使用现有的公网或移动无线网络,或者有些系统使用微波进行传输,这在理论上可行,但实际使用上是不可行的,微波传输要求的条件非常苛刻,首先微波设备体积相当大,还要架设在无任何遮挡的位置,并且要求两个发送与接收的天线对的角度非常准确才行。这在单兵实现起来不现实。使用CDMA等无线网络传输这些数据时必须考虑网络传输带宽问题,单卡的CDMA传输设备的带宽只有20Kbit,即使使用4卡的CDMA传输设备也只能最大传输不到80Kbit的数据,这对于数据量非常大的视频来说是不可能的事,利用CDMA无线网络只能传输少量的数据。如果使用广域网或城域网显然更是不可能,因为单兵执行任务的地方不可能有公网这样的条件。另外,这些单兵执行任务的地方没有被污染,如果要去被污染区域,这些单兵无法执行该类任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生防数字化单兵通讯系统,该系统能够应用于生物恐怖事件现场或传染病疫区,能够实时将事发现场或疫区的视频、语音、监测数据、检验结果数据及单兵当前GPS定位信息数据实时传输到指挥中心供领导及领域专家分析和判断,使领导和领域专家有亲临现场感觉,并进一步快速作出正确决策提供支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北京汇丰隆经济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北京汇丰隆经济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77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塑型的膨胀颗粒产品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松褐天牛产卵引诱剂及应用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