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横向双极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07818.5 | 申请日: | 201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64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盛国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29/735 | 分类号: | H01L29/735;H01L29/06;H01L21/331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1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横向 双极晶体管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横向双极晶体管,包括发射极(1)、基极(2)和集电极(4),其特征在于:发射极(1)和集电极(4)位于晶体管表面,基极(2)位于晶体管背面。
2.一种制作权利要求1所述横向双极晶体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掺硼硅衬底;在该衬底上外延高阻p型硅外延层;
2)光刻形成集电区漂移区(13)注入窗口图形,注入P-(10);
3)注入推进:在950℃~1100℃的温度下,通N230~120分钟;
4)用LPCVD工艺在硅片表面淀积SiO2(11)钝化层;
5)光刻形成基极(2)接地窗口图形,ICP刻SiO2(11)+Si槽深10μm-20μm;
6)浓硼扩散:在980℃~1050℃的温度下,通N210分钟~30分钟;
7)用LPCVD工艺在硅片表面淀积1.5um-2.1um多晶硅;
8)用RIE回刻,使硅片表面平坦化,将表面SiO2(11)腐蚀干净;
9)光刻形成基区(12)注入窗口图形,注入BF2+,形成基区(12);
10)用LPCVD工艺在硅片表面分别淀积SiO2(11)和掺砷多晶硅(3);
11)光刻漂移区(13),刻蚀多晶硅、SiO2(11);
12)LPCVD掺砷多晶硅(3)薄膜,厚度为
13)垂直刻蚀多晶硅,
14)用LPCVD工艺在硅片表面淀积SiO2(11),形成发射极(1):950℃~1000℃的温度下,通N210分钟-30分钟;
15)光刻并干法刻蚀SiO2(11)形成发射极(1)和集电极(4)接触窗口;
16)溅射Ti/WN/Au;光刻电镀区,选择电镀金,镀层厚度1.2μm-2.5μm;反刻形成金属电极,即发射极(1)E和集电极(4)C;
17)采用平面磨床对硅片进行背面磨片,将硅片减薄到80μm-100μm;对硅片依次进行甲苯和丙酮清洗;蒸发Ti/Ni/Au形成下电极,即基极(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横向双极晶体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掺硼硅衬底电阻率≤0.006Ω·c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横向双极晶体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高阻p型硅电阻率100Ω·cm~1000Ω·cm,外延层厚度5μm-20μ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横向双极晶体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P-(10)注入剂量为(2-4)×1012cm-2,能量120KeV-160KeV。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横向双极晶体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硅片表面SiO2(11)用氢氟酸干净。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横向双极晶体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BF2+注入剂量为(4-6)×1013cm-2,能量60KeV。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781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