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量子阱混杂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08240.5 | 申请日: | 2010-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45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何建军;张欣;彭盛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B82B3/00 | 分类号: | B82B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怀禹 |
地址: | 310027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量子 混杂 方法 | ||
1.一种量子阱混杂方法,首先在磷化铟衬底上生长包含量子阱区域的外延 层,所述外延层表面包含一个非工作用途的牺牲层;经掩模层沉积、光刻、掩 模层刻蚀工艺过程后用掩模保护局部区域的外延层,然后利用氮等离子体作为 等离子源,局部处理未被保护区域的外延层表面的牺牲层,在牺牲层表面产生 晶格缺陷;接着通过快速退火使部分晶格缺陷扩散到量子阱区域,导致量子阱 和垒的成分在界面处混杂,从而局部改变量子阱区域的能带结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氮等离子体是由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刻蚀机产生,所述感 应耦合等离子体刻蚀机的气体流量为10~200sccm,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功率为 1~500w,射频功率为1~3000w,腔体压力为1~80mTorr,腔体温度为20~80摄 氏度,处理时间为30秒~15分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量子阱混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退 火的温度为600~800摄氏度,时间为30秒~2分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量子阱混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 半导体晶片包含InGaAsP/InP量子阱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量子阱混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牺牲层 的作用是使得等离子体处理产生的晶格缺陷限制在这层牺牲层内,所述牺牲层 在快速退火后被去掉。
5.一种量子阱混杂方法,首先在磷化铟衬底上生长包含量子阱区域的第一 次外延层,所述第一次外延层表面包含一个非工作用途的牺牲层;经掩模层沉 积、光刻、掩模层刻蚀工艺过程后用掩模保护局部区域的第一次外延层,然后 利用氮等离子体作为等离子源,局部处理未被保护区域的第一次外延层表面的 牺牲层,在牺牲层表面产生晶格缺陷;接着通过快速退火使部分晶格缺陷扩散 到量子阱区域,导致量子阱和垒的成分在界面处混杂,从而局部改变量子阱区 域的能带结构;然后去除第一次外延层表面的牺牲层;最后在表面生长第二次 外延层;
其特征在于:所述氮等离子体是由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刻蚀机产生,所述感 应耦合等离子体刻蚀机的气体流量为10~200sccm,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功率为 1~500w,射频功率为1~3000w,腔体压力为1~80mTorr,腔体温度为20~80摄 氏度,处理时间为30秒~15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量子阱混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 退火的温度为600~800摄氏度,时间为30秒~2分钟。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量子阱混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 延层包含InGaAsP/InP量子阱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量子阱混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牺牲层 的作用是使得等离子体处理产生的晶格缺陷限制在这层牺牲层内,所述牺牲层 在快速退火后被去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824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试剂级六水合氯化钴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兴趣点的检索方法及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