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蔓延高温合成陶瓷复合钢管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08327.2 | 申请日: | 2010-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40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倪红军;朱昱;李志扬;孙书刚;顾卫标;汪兴兴;黄明宇;廖萍;周一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3/23 | 分类号: | B22F3/23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 32100 | 代理人: | 葛雷 |
地址: | 2260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蔓延 高温 合成 陶瓷 复合 钢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蔓延高温合成陶瓷复合钢管的装置,属于新材料 制备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SHS)是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的一种制备新型 复合材料的新技术,该技术因生态环保、工艺简单,立即引起我国材料 界关注,并获得迅速发展,利用此技术与传统的离心铸造工艺相结合, 成功地制备了陶瓷内衬复合钢管,可以广泛的应用在电力、化工、矿业、 石油、冶金等部门。
然而,利用该技术制备陶瓷复合管的生产设备还不成熟,大都采用 自制的离心装置。目前,SHS离心装置主要可分为型筒夹持式和三爪卡 盘夹持式,王建江等在《粉末冶金技术》1997第15卷第4期“制备陶 瓷内村复台钢管的SHS离心机”文中介绍的离心机属于前者,但它存在 一定的不足,当钢管的外径和长度变化时,必须相应改变型筒和夹头等 部件,操作不方便,还存在噪声大缺点;高秋凡等在北京科技大学1991 年硕士学位论文“离心SHS法钢管涂覆陶瓷层的试验研究”文中介绍的 离心机属于后者,虽然可以制备外径和长度不同的钢管,但存在安全隐 患,即便是反应前夹得很紧,反应后钢管因径向尺寸收缩卡不紧可能会 飞出,李平等在《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13卷第4期 “制备复合钢管的卡盘夹持式SHS离心机设计”文中介绍的离心机保证 了钢管不会因卡不紧而飞出,但有一端是密封的,不利于高温气体的排 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安全、工作效果好的自 蔓延高温合成陶瓷复合钢管的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自蔓延高温合成陶瓷复合钢管的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对待加 工钢管进行夹紧的实时夹紧装置,实时夹紧装置是在动力装置驱动下进 行转动的装置,动力装置装在基座上;另有加工时固定在待加工钢管两 端端部的端部安全装置。
所述端部安全装置包括通过螺钉固定于待加工钢管端部的耐火挡 圈和端盖,端盖位于耐火挡圈的外侧,耐火挡圈和端盖上设有中心通孔。
实时夹紧装置是液压卡盘、气压卡盘或筒夹夹头。
基座上装对待加工钢管远离实时夹紧装置的一端进行定位的浮动 定位装置。
浮动定位装置呈可在基座上滑动调节位置的形式。
本发明采用的实时夹紧装置解决了钢管在反应中因径向收缩而卡 不紧的问题;端部安全装置(端盖和耐火挡圈)有利于高温气体充分排 出,解决了高温气体不能及时散出而发生爆炸事故的问题;当钢管比较 长时,使用浮动定位装置,一方面保证钢管的回转精度,另一方面也起 到了防止钢管发生脱落危险,起到双重保护作用。该装置结构简单,运 行平稳,安全可靠,操作简单,装卸方便,能够制备长短、口径不等的 陶瓷复合钢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待加工钢管为长管时的结构示图。
图2是待加工钢管为短管时的局部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自蔓延高温合成陶瓷复合钢管的装置,包括对待加工钢管2进 行夹紧的实时夹紧装置1,实时夹紧装置是在动力装置11驱动下进行转 动的装置,动力装置装在基座9上;另有加工时固定在待加工钢管2两 端端部的端部安全装置。
所述端部安全装置包括通过螺钉6固定于待加工钢管2端部的耐火 挡圈5和端盖3,端盖3位于耐火挡圈的外侧,耐火挡圈和端盖上设有 中心通孔4。
实时夹紧装置1是液压卡盘、气压卡盘或筒夹夹头。
基座上装对待加工钢管远离实时夹紧装置的一端进行定位的浮动 定位装置8,用于待加工钢管为长度较长时对钢管另一端的定位。浮动 定位装置呈可在基座导轨面10上滑动调节位置的形式。
端部安全装置作用:①方便点火;②有利于高温气体及时排出,避 免发生爆炸事故;③防止熔体喷溅。
实时夹紧装置作用:可以起到实时夹紧,解决钢管在反应中因径向 收缩而卡不紧的问题。
浮动定位装置作用:保证钢管回转精度、防脱落。
本发明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先将一个耐火挡圈5放置在钢管2的一 端,然后安装端盖3,并采用锁紧螺钉6将耐火挡圈5和端盖3一起固定在 钢管2一端端部;从钢管2开口处加入反应物料7,依次安装另一端的耐 火挡圈5和端盖3,并采用锁紧螺钉6固定;将上述钢管一端夹紧在实时 夹紧装置1中,另一端采用浮动定位装置8定位(若钢管2为短管时,则 无需额外采用浮动定位装置8定位钢管2),开动动力装置11,从中心通 孔(点火孔)4点火,引发反应,待反应结束后,即可卸下制备的复合 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未经南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83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钨钴复合氧化物粉末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活脱砂箱上内套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