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假单胞菌菌株及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08456.1 | 申请日: | 2010-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356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吴晓磊;孙纪全;汤岳琴;陈福明;刘伟强;赵晶晶;郭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62D3/02;C02F3/34;C12R1/38;A62D101/28;A62D101/26;A62D101/20;A62D101/43;C02F101/22;C02F101/38;C02F101/34;C02F101/30;C02F10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任凤华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株假单胞菌 菌株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株假单胞菌菌株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苯胺、苯酚、甲酚、对氯苯酚、1-萘酚、萘及其衍生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研究发现这些化合物对人类和环境生物均具有较大的危害。铬(VI)是许多化工废水的重要成份,铬(VI)对人体具有明显的毒害作用;同时,铬(VI)的存在对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去除作用具有明显地抑制,一般的生物治理很难使含有上述成分的废水的出水达标排放。微生物因具有强大的降解功能和较强的适应性,而经常被用做环境污染修复的重要工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株假单胞菌菌株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名称为SG-1,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分离自废水处理装置中,已于2009年12月29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号为CGMCC No.3556。
本发明还保护一种菌剂,它的活性成分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sp.)SG-1CGMCC No.3556。
所述菌株和/或所述菌剂在降解有毒物质中的应用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所述有毒物质为苯酚、邻甲基苯酚、间甲基苯酚、对甲基苯酚、对氯苯酚、萘、1-萘酚和苯胺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菌株和/或所述菌剂在去除铬(VI)中的应用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所述铬(VI),又称六价铬。
本发明还保护一种降解有毒物质的方法,是用所述菌株和/或所述菌剂降解有毒物质;所述有毒物质为苯酚、邻甲基苯酚、间甲基苯酚、对甲基苯酚、对氯苯酚、萘、1-萘酚和苯胺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还保护所述菌株和/或所述菌剂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所述废水具体可为制革和印染过程所产生的含铬废水、以及其它石油化工过程中产生废水等。
本发明还保护一种处理废水的方法,是将所述菌株和/或所述菌剂加入所述废水中。
所述废水具体可为制革和印染过程所产生的含铬废水、以及其它石油化工过程中产生废水等。
生产菌剂的工艺为:斜面种-摇瓶种-种子罐-生产罐-产品(包装剂型为液体菌剂或固体吸附菌剂)。
用所述菌株制备所述菌剂具体可采用如下步骤:
1、将菌株SG-1(原种)在培养皿上活化,并测定降解性能,接种于试管斜面上备用。
2、将试管种接种于1000ml摇瓶(含200ml肉汤培养基)中,恒温振荡培养至对数期,准备接种种子罐。
3、配制发酵培养基(葡萄糖0.8%、(NH4)2SO41%、K2HPO40.2%、MgSO40.05%、NaCl 0.01%、CaCO30.3%、酵母膏0.02%,pH值7.2-7.5),将400L发酵培养基加入500L种子罐,121℃高压湿热灭菌,冷却至33℃后,将摇瓶菌种按10%(体积百分含量)的接种量接种入种子罐,培养至对数生长期,搅拌速度为220转/分,无菌空气通入量为1∶0.8(体积比)。
4、生产罐(生产罐容量5吨)所用培养基成分与发酵培养基相同(投料量4.5吨),投料后的生产罐1.1kg/cm2的压力下,121℃高压湿热灭菌,灭菌后冷却至35℃以下,通无菌空气保持无菌状态备用;将到达对数期的种子液按10%(体积百分含量)的接种量接入生产罐,接种后的生产罐温度控制在30-35℃,生产罐的培养过程中无菌空气的通气量为1∶(0.6-1.2),搅拌速度为180-240转/分(如240转/分),整个工艺流程培养时间为48-60小时;发酵结束后菌体数量达到10亿个/ml以上。
5、发酵完成后培养液出罐直接用塑料包装桶或包装瓶分装成液体剂型或采用泥炭吸附用包装袋分装成固体菌剂剂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84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玻璃杯
- 下一篇:氟硅氧烷和含氟和硅的表面处理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