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银线草中具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及其有效部位和用途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108628.5 申请日: 2010-02-11
公开(公告)号: CN101824014A 公开(公告)日: 2010-09-08
发明(设计)人: 匡海学;杨炳友;夏永刚;王秋红;吕邵娃;孙光日;谷文倩 申请(专利权)人: 匡海学
主分类号: C07D307/77 分类号: C07D307/77;C07D493/06;A61K31/365;A61K36/898;A61P35/00
代理公司: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代理人: 孙皓晨;费碧华
地址: 150040 黑龙江省哈尔*** 国省代码: 黑龙江;2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银线草中具抗 肿瘤 活性 化合物 及其 有效 部位 用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类倍半萜类的三种新化合物,尤其涉及一种中药 银线草中分离得到的三种具抗肿瘤活性的金粟兰内酯型倍半萜类化 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进一步涉及银线草抗肿瘤有效部位提取 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还涉及该倍半萜类化合物以及银线草抗肿 瘤有效部位提取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医药用途,属于中药银线 草提取物领域。

背景技术

20世纪80年代以后,恶性肿瘤发病数以年均3%到5%的速度递 增,现已位居首要死亡病因,极大的危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也制 约了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给个人、家庭与社会均造成了沉重 的负担,因此肿瘤治疗药物的研究刻不容缓。

目前,国内外抗肿瘤的药物主要为化学合成药物,虽具有一定 疗效,但对肿瘤的远期效果较差,且毒副作用较大,临床应用常受 其强烈毒性的制约。与之相比,中草药治疗肿瘤体现多方面的优 势,以其疗效独特、毒副作用小、开发潜能巨大引起人们广泛关 注,中草药的研究将是抗肿瘤药物开发的有效途径。

银线草Chloranthus japonicus Sieb为金粟兰科植物,又名鬼 督邮,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别名有独摇草、鬼独摇草、四大天 王、四叶金、四叶对、四叶草、四块瓦、灯笼花、分叶芹、苏叶 蒿、山油菜、杨梅草、胡艽眼、四大金刚、四季香、四匹瓦、四代 草等。其全草供药用。银线草药用历史悠久,生物活性较强,民间 应用十分广泛。味辛、苦,性温,有毒,具有祛湿散寒、活血止 痛、散瘀解毒等作用,主治风寒咳嗽、风湿痛、闭经,跌打损伤、 瘀血肿痛、咳血等。民间用于跌打损伤,风湿痹痛,风寒感冒,肿 毒疮疡,毒蛇咬伤等症的治疗。分布于我国黑龙江、吉林、河北、 山西、山东、陕西、甘肃等省份。其天然植物资源极为丰富。但是 迄今,对该植物几乎没有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类从银线草中分离得到的具有抗肿瘤 活性的金粟兰内酯型倍半萜类化合物;

本发明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制备上述具抗肿瘤活性的金粟兰内 酯的倍半萜类化合物的方法;

本发明目的之三是将上述金粟兰内酯的倍半萜类化合物应用于 制备抗肿瘤药物;

本发明目的之四是提供银线草抗肿瘤有效部位及其提取方法;

本发明目的之五是将上银线草抗肿瘤有效部位应用于制备抗肿 瘤药物。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类具抗肿瘤活性的金粟兰内酯型倍半萜类化合物,其为银线 草素A、银线草素B和银线草素C,它们的结构式分别为以下式I、 式II和式III所示:

式I

式II

式III。

本发明通过对银线草的抗肿瘤活性筛选,发现银线草总提取物 对肿瘤有非常强的抑制作用,通过活性跟踪研究发现,总提取物中 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或AB-8大孔吸附树脂50%乙醇洗脱部位为抗肿瘤 有效部位,对小鼠S180肉瘤、小鼠EAC腹水肿瘤和小鼠肝癌H22实体肿 瘤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通过对银线草抗肿瘤的有效部位的深入系 统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追踪研究,进一步确定出了具有较强抗肿 瘤活性的金粟兰内酯型倍半萜类化学成分——银线草素A、银线草素 B、银线草素C。上述三种化合物具有共同结构母核,均为金粟兰内 酯型倍半萜类化学成分,分别命名为:银线草素A(式I) (yinxiancaonin A),化学名:[(1α,3α,8β)-6β-hydroxy-1H- lindan-4,7(11)-dien-4-formy-8,12-olide];银线草素B(式II) (yinxiancaonin B),化学名:[(1α,3α,6β,8β)-15- hydroxy-6,15-epoxy-1H-lindan-4,7(11)-dien-olide];银线 草素C(式III)(yinxiancaonin C),化学名:[(1α,3α,8β)-15- hydroxy-1H-lindan-4,7(11)-dien-8,12-olide]。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匡海学,未经匡海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86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