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烯烃聚合催化剂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08673.0 | 申请日: | 2010-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83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唐勇;李军方;卫兵;孙秀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F10/00 | 分类号: | C08F10/00;C08F4/646;C08F4/658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邬震中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烯烃 聚合催化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类新型烯烃聚合及共聚合催化剂或催化剂体系、合成方法及其 在催化烯烃聚合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发现了Ziegler-Natta催化剂以来,高活性的MgCl2负 载的钛的催化剂显示了很好的催化性能,(K.Ziegler,等,Angew.Chem.1995,67, 424;K.Ziegler等,Angew.Chem.1995,67,541;N.Kashiwa等,USP-3642746, 1968)目前工业上,这种催化剂已经用于高密度聚乙烯(HDPE),线性低密度 聚乙烯(LLDPE),间规聚丙烯(i-pp)的聚合物的生产。然而,这种多活性中心 的催化剂目前还不能很好的通过调节催化剂结构来控制聚合物结构、性能。第四 族茂金属催化剂的发现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由于具有单活性中心,使人们 能够根据需要通过改变催化剂的结构来得到预期结构的聚合物(W.Kaminsky等, Adv.Organomet.Chem.1980,18,99;W.Kaminsky等,Angew.Chem.,Int.Ed.Engl. 1980,19,390;H.H.Brintzinger等,Angew.Chem.Int.Ed.Engl.1995,34,1143)。近 十几年来,以含N、O、P等配位原子的配体代替环戊二烯与过渡金属配位得到的 金属配合物作为烯烃聚合催化剂的研究也蓬勃发展起来,这一类催化剂被统称为 “茂后催化剂”,从1995年以来,逐渐有一些新的优秀的催化剂被合成出来, 其中代表性的前过渡金属配合物有如下几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类新型烯烃聚合及共聚合催化剂或催化体系,即涉及一类用于 烯烃聚合的多齿配体的第3或4族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催化体系。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催化剂的合成方法,包括多齿配体及其与第3、4族过渡 金属生成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也提供上述催化剂的用途,该催化体系可以直接用于催化烯烃聚合或 者负载化后用于催化烯烃聚合,烯烃包括乙烯、α-烯烃等。
本发明提供的烯烃聚合及共聚合催化剂为如下结构式所述配合物(I):
下面将进一步对上述通式(I)所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在上述结构中:
(I)式中的......:是配位键、共价键或离子键,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不成键;
(I)式中的是单键或者双键;
(I)式中的a和b是1-30的整数,优选的是1-10的整数,更优选的是1-5的 整数,其中a和b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
z:为1、2或3;
n:2或3;
(I)式中的M是指第3或4族金属,优选第4族过渡金属,具体可以为钪、钛、 锆、铪,优选钛、锆、铪;
(I)式中的D是氧、硼、铝、硅、碳、锗或锡;
(I)式中的R1、R2、R3、R4、R5、R6、R7、R8、R9、R10是氢原子、C1-C30的 烃基、卤素原子、C1-C30的有机烷氧基硅基、C1-C30的含有氮、硫、氧、磷、硅 原子的基团以及其它惰性功能性基团,上述基团彼此间相同或不同,其中相邻基 团彼此成键成环或不成键成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86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在医学系统中监视感兴趣对象的方法和设备
- 下一篇:转化器装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