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口腔疾病的中药制剂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09957.1 | 申请日: | 2010-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6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廖志钟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秀英 |
主分类号: | A61K36/71 | 分类号: | A61K36/71;A61P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6100广东省惠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口腔疾病 中药 制剂 | ||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口腔疾病的中药制剂,适合于局部咽喉用药制剂及其制备 方法。
背景技术:
口腔用药制剂对于咽喉炎症治疗具有直接给药,使用方便的特点。所治疗病症 可包含风热导致的口腔溃疡、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等症。
现有口腔含片中使用各类抗生素用于其中,长期服用,反而有害无益。虽然通 过其抑菌作用可以稍许缓解咽喉症状,但一旦过量服食就会大量杀死口腔细菌,而 口腔内部自然成菌,细菌与真菌相互平衡制约,一旦内部平衡失调,真菌就会泛滥, 导致真菌感染,长期使用更将导致菌群失调,形成严重的口腔疾病,因此,含有抗 生素的含片应在医师指导下应用。
中医认为,口腔咽喉诸证起于风热上受,其后渐次发展热盛肉腐成脓的炎症。 所以,初期治疗极为关键,开发可以患者可以自行安全使用的替代的中药制成的口 腔含片,可以满足人群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口腔用药制剂,同时公开了相关的制备、检测方法。
牡丹皮,为毛茛科多年生落叶小灌木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的根皮。 其主要药效成分为酚类物质如:丹皮酚、牡丹酚甙等,本发明牡丹皮的提取方法可 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法、水蒸气蒸馏法、或乙醇回流法、或乙醇渗漉法制成提 取物;
薄荷油,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薄荷的新鲜茎和叶经水蒸气蒸馏得油,一般得率为 0.3%-0.6%。薄荷油系薄荷茎和叶经水蒸气蒸馏,加工制得的挥发油。薄荷油具有 提神、祛风、清凉调味、抗菌防腐等作用。薄荷油经再冷冻,部分脱脑取出45%-55% 薄荷脑后,加工得到的挥发油为薄荷素油。薄荷油通常在分馏过程中去除头油和后 油馏分,这一操作的特征是非常富有可变形的,形成薄荷油的不同风格。馏分去除 较大的幅度的薄荷油有时称为脱萜烯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将牡丹皮制成牡丹皮提取物,方法可采用超临界萃取法、水蒸气蒸馏法、或乙 醇回流法、或乙醇渗漉法。
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为:将牡丹皮提取物、薄荷油按恰当的配比制成口感舒 适的药品或糖果,用于治疗口腔溃疡、牙龈肿痛、口舌生疮。
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为:将牡丹皮提取物、薄荷油、糖粉等制成口感舒适的 药品或糖果,用于治疗口腔溃疡、牙龈肿痛、口舌生疮。
本发明片剂优选以下方案:
牡丹皮提取物10~60份、薄荷油5~30份;二者选择适当的配比,制成口含 片、或制成口腔药膜,口腔喷雾剂。
优选按以下放实施牡丹皮提取物与薄荷油重量采用如下配比:
牡丹皮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物10~60份、薄荷油5~30份;将牡丹皮采用二 氧化碳超临界萃取,与薄荷油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口含片,口腔药膜,或口 腔喷雾剂、或口香糖;牡丹皮提取物按重量配比为,每薄荷油1ml与2g牡丹皮提 取物配比。
本发明口含片按以下方法制成:
牡丹皮提取物36g,薄荷素油18ml、糖粉420g、糊精126g、硬脂酸镁适量
将牡丹皮提取物与糊精混匀,再与糖粉混合均匀,过筛。以浓糖浆作粘合剂, 14目筛网制粒,50℃以下干燥,用12目筛网整理后加入薄荷油,加硬脂酸镁适量, 充分混合均匀后,压片,即得。
所述浓糖浆的制法为:取重量份1/5的蔗糖粉,加入煮沸的蒸馏水适量,搅拌 溶解,加热煮沸约数分钟,放凉,25℃时测定其相对密度为1.31。
整理后加入薄荷油时,薄荷油以95%乙醇稀释后均匀喷入。
本发明所述牡丹皮提取物优选按以下方法制备:取牡丹皮药材,粉碎成粗粉, 置入超临界萃取罐中,以压力22Mpa,温度为35℃、流量为21-25L/h的条件萃取 3-4小时,以压力为6Mpa,温度为45℃进行解析,萃取出浅棕红色的膏状结晶物 即得。
本发明所述牡丹皮提取物也可以选按以下方法制备:
取牡丹皮药材,粉碎成粗粉,置入提取取罐中,加入85%乙醇,回流1.5小时, 回流液冷却,60℃以下减压浓缩,回收乙醇后,即得。
本发明所述牡丹皮提取物也可以选按以下方法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秀英,未经刘秀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99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