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铝轮圈铸造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10658.X | 申请日: | 2010-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33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派平;林振源;赵曰鑫;卢李庆;陈国森;纪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山市富诚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28 | 分类号: | B22C9/28;B22D27/04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华辉 |
地址: | 5292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圈 铸造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具,具体涉及一种铝轮圈铸造模具。
背景技术
轮圈,又叫轮毂,而铝合金轮圈就是用铝合金制成的轮圈。它具有散热快、安全,重量轻、节能,舒适性好和外观漂亮等优点,一般用于高、中级轿车。汽车轮子由轮圈和轮胎组成,它支承着全车的重量,使汽车得以在道路上行驶,对汽车运行性能有重大影响。铝轮圈铸造模具设计的科学与否对铝合金轮圈的质量好坏有直接的影响,现有的铝轮圈铸造模具大多采用风冷和水冷两种。现有的风冷却方式采用冷风直接吹模具表面,无法有效对模具进行快速冷却,无法提高生产效率,并且定点冷却较难和无法回收再次利用,对模具局部不需要冷却部位相互干扰,质量不良率高;而现有的水冷却方式的模具制作均是以焊接为主,由于焊接的材料与模材不相同,在高温的情况下生产,焊缝很易即会破裂,产生漏水现象,无法生产,同时直接使用水对模具进行冷却,会造成过于冷却,水量不好控制,对模具温度控制不理想,造成模具的变形,寿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且现有的水冷却结构是焊接在模具上,无法到达内部对高温受热部局部针对性深入冷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冷却效果良好可对模具高温受热部针对性伸入冷却的铝轮圈铸造模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铝轮圈铸造模具,其具有一模具主体,所述模具主体的高温受热部位内部设有冷却通道结构,且该冷却通道结构的入口与一用于供给水雾的水气混合装置连接。
上述冷却通道结构的出口与一回收循环装置连接。
上述模具主体为低压模具主体,其包括上模材面及位于上模材面中部的上模分流子。
上述上模材面内部设有材面冷却通道结构,该材面冷却通道结构的入口与水气混合装置连接;上述材面冷却通道结构为一进一出四道结构,其包括四条依次互相贯通的横直冷却通道及与横直冷却通道贯通的入口和出口;或者,上述材面冷却通道结构为二进二出八道结构,其包括八条依次互相贯通的横直冷却通道及与横直冷却通道贯通且对称设置的两个入口和两个出口。
上述入口和出口均竖向与横直冷却通道贯通。
进一步,上述上模分流子内部设有分流子冷却通道结构,该分流子冷却通道结构的入口与水气混合装置连接;上述分流子冷却通道结构为一进四出结构,其包括一垂直设于上模分流子内部的冷却入道及与冷却入道成一锐夹角设置的四条冷却出道;所述冷却入道上端为入口,所述冷却出道上端为出口,冷却入道的下端与四条冷却出道的下端贯通连接。
上述水气混合装置包括与供气装置连接的进气管及与供水装置连接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进气管连接混合处内设置与进水管连接的进水内小管。
本发明在模具的高温受热部位内部设置冷却通道结构,并连接接用于供给水雾的水气混合装置,通过水雾在冷却通道结构流通带走热量,其冷却效果好且不影响模具正常使用寿命,能有效针对高温受热部位局部冷却,定点准确地冷却需要冷却的部位,生产效率和稳定性高,并且水雾能够回收循环再用,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低压模具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上模分流子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上模分流子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上模材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上模材面结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水气混合装置的进气管和进水管结构示意图。
以下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述的铝轮圈铸造模具为低压模具,或为重力模具,或为其它铝轮圈铸造模具。现以低压模具为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如图1至6所示,本发明所述的铝轮圈铸造低压模具,其具有一低压模具主体,所述低压模具主体的高温受热部位内部设有冷却通道结构2,且该冷却通道结构的入口与一用于供给水雾的水气混合装置3连接。为了实现回收循环利用,上述冷却通道结构的出口与一回收循环装置连接。
进一步,所述低压模具主体1由上模11和下模12组成,其中上模11包括上模材面111及位于上模材面中部的上模分流子112,上模材面111及上模分流子112为上述的高温受热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山市富诚铝业有限公司,未经台山市富诚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06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铸机中间罐塞棒开闭机构
- 下一篇:一种缩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