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光片及使用该导光片的背光单元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10738.5 | 申请日: | 2010-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3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原田贤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和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1V8/00 | 分类号: | F21V8/00;F21V5/08;F21V13/02;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光片 使用 背光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导光片及使用该导光片的背光单元,详而言之,是关于一种适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导光片及使用该导光片的背光单元。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LCD)大多活用薄型、轻量、低消耗电力等特征作为平板显示器,其用作为行动电话、行动资讯端末(PDA)、个人电脑、电视等资讯用显示装置,用途年年增加。近年,液晶显示装置所要求的特性依不同用途而有各式各样,如明亮(高亮度化)、易于观看(广视野角化)、省能源化、薄型轻量化等,尤其对薄型化及高亮度化的要求较高。
液晶显示装置,从背面照射液晶层使之发光的背光方式普及,而液晶层的下面侧是具备有边光型、直下型等背光单元。所述边光型的背光单元21基本上是如图7所示,具备:作为光源的线状灯源22、配置成端部沿着灯源22的方形板状导光板23、积层于导光板23表面侧的多片光学片24。此光学片24是具有折射、扩散等特定光学机能,具体而言,是对应于配设在导光板23表面侧且主要具有光扩散机能的光扩散片25、配设于光扩散片25表面侧且具有朝法线方向折射的机能的棱镜片26等。
说明此背光单元21的机能,首先由灯源22入射至导光板23的光线会经导光板23的反射点或反射片(未图示)反射,而从导光板23表面射出。从导光板23所射出的光线会入射至光扩散片25,并经光扩散片25扩散,再从光扩散片25表面射出。其后,从光扩散片25所射出的光线会入射至棱镜片26,再经由棱镜片26表面所形成的棱镜部26a而射出成大致法线方向上显示峰分布的光线。
此时,当此导光板23两面横跨全部区域形成于平坦的镜面上时,来自灯源22的光大部分会在导光板23两面与外部的交界面反射,因此从导光板23射出的效率会降低。因而通常会于导光板23单面形成多数个微细凹凸作为反射点,以使导光板23内的光扩散而提升出射效率。此种导光板是具有确保导光性的既定厚度,且通常是以使用有导光板成型用金属模具的射出成形来进行成形(参照例如特开2007-214001号公报等)。
上述以往的导光板,因为是以使用有金属模具的射出成形来作成的,因此存在导光板难以薄型化,制造花费较高且形状修正的前置时间长这样的不良情形。又,为了促进薄型化,虽然亦开发有取代导光板使用较薄的导光片的技术(参照例如特开平6-186558号公报等),但此技术存在不具有充分导光性、扩散性及面均匀性这样的不良情形。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7-21400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平6-18655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有鉴于所述等不良情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使导光板及背光单元薄型化,且可提升对膜表面整体的导光性、扩散性及面均匀性的导光片及使用该导光片的背光单元。
用以解决上述课题而成的发明是一种导光片,其是具备透明的基材膜与积层于基材膜单面侧的光扩散层,而此光扩散层是含有光扩散剂与其的粘合剂的导光片。
所述导光片因为积层于基材膜单面侧的光扩散层含有光扩散材与其的粘合剂,因此对表面整体的导光性、光扩散性及面均匀性可提升。
上述光扩散剂相对于粘合剂的质量比为0.1以上且2以下较佳。通过将光扩散剂的质量比界定为上述范围,可有效地展现光扩散性。
上述光扩散层中的光扩散剂的折射率(n1)与粘合剂折射率(n2)的差的绝对值(|n1-n2|)为0.03以上即可。通过使得光扩散剂与粘合剂具有上述的折射率差,而可有效地进行扩散。
上述光扩散部层中的光扩散剂的粒子直径为0.1μm以上且20μm以下为佳。此是因为光扩散剂的粒子直径若未满上述范围,则光扩散效果会变不足,相反地若超出上述范围,则光扩散部会难以形成。
上述光扩散层较佳是于表面具备有微细的凹凸。通过光扩散层于表面具备微细的凹凸,则于光扩散层表面亦会产生光的折射、扩散,而光扩散性及面均匀性会特别地提升。
上述光扩散层较佳是由散点状积层于基材膜单面侧的多个光扩散部所构成。因为光扩散层由散点状积层于基材膜单面侧的多个光扩散部所构成,故对膜表面整体的导光性、光扩散性及面均匀性可进一步提升。
上述光扩散部形成为凸透镜状为佳。如此一来通过光扩散部形成为凸透镜状,而可进一步提升对膜表面整体的导光性、光扩散性及面均匀性,且可易于进行光扩散性的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和株式会社,未经惠和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07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观察装置、观察系统、控制装置及控制程序
- 下一篇:抗冲击窗户组件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