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无烟煤粉制作的铸造型焦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10759.7 | 申请日: | 2010-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8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琴;马国梁;李兴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晓琴 |
主分类号: | C10B57/04 | 分类号: | C10B57/04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雷立康 |
地址: | 030006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烟煤 制作 铸造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无烟煤粉制作铸造型焦的生产方法,它属于一种铸造型 焦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铸件质量的要求提高,对铸造焦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优 质炼焦煤越来越缺乏,限制了优质铸造焦的生产,另外,由于焦煤的价格不断 上涨,使得优质铸造焦的成本增加,降低了生产厂家的利润。而无烟煤块煤在 工业上被广泛利用后,留下了大量的无烟煤粉,这些煤粉的存放给当地的居民 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的铸造焦存在的生产成本高和质量差的技术难 点,并提供一种生产成本低、质量好和能充分利用无烟煤粉制作铸造型焦的生 产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无烟煤粉制作铸造型焦的生产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首先将无烟 煤粉和焦煤破碎成0.5~3mm的粒度,接着按照下列重量百分比进行混合配料: 无烟煤粉75%、焦煤25%,然后将混合配料放在搅拌锅内搅拌均匀,再将搅拌 均匀的混合料送入压力机内,以30~40Kg/cm2的压力挤压成型煤,然后将挤压 成型的型煤放入炭化炉内进行炭化,在炭化炉内的干燥时间为3~5小时,炭化 时间为15~18小时,炭化温度为900~1000℃,炭化结束后,进行水熄冷却。
由于本发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了无烟煤粉作为原料,从而节约了 优质炼焦煤资源,而且因为型焦不需要添加任何粘结剂,因而具有投资小、生 产成本低的特点。另外,虽然配料中没有任何粘结剂,但由于有一定量的焦煤, 而且由于成型的压力比较大,使得型煤的密度比常规捣固煤饼的密度还要大, 因此煤料的粘结性完全可以满足成焦的需求。由于没有粘结剂,在搅拌过程中 不需要进行加热,且更容易搅拌均匀,也更容易成型,同时由于搅拌阻力小, 因此搅拌机故障率小,搅拌机的维修费用也大大降低。因此,与背景技术相比, 本发明具有生产成本低、质量好和节约优质焦煤资源等优点。
经检测,本发明生产出的铸造型焦其各项质量指标如下:落下强度:92.5 %,转鼓强度:88.5%,显气孔率:28.0%,挥发分:1.3%,硫分:0.58,灰 分:8.5%。以上各指标除灰分外均符合国家质量标准规定的特级铸造焦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的用无烟煤粉制作的铸造型焦,它由无烟煤粉和焦煤混合制成, 其重量百分比为:无烟煤粉65%,焦煤35%。
上述用无烟煤粉制作铸造型焦的生产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首先将无烟 煤粉和焦煤破碎成0.5~3mm的粒度,接着按照下列重量百分比进行混合配料: 无烟煤粉65%、焦煤35%,然后将混合配料放在搅拌锅内搅拌均匀,再将搅拌 均匀的混合料送入压力机内,以30~40Kg/cm2的压力挤压成型煤,然后将挤压 成型的型煤放入炭化炉内进行炭化,在炭化炉内的干燥时间为3~5小时,炭化 时间为15~18小时,炭化温度为900~1000℃,炭化结束后,进行水熄冷却。
上述煤料的指标要求为:粒度0.5~3mm,细度75~85%,水分7~9%;型 煤的指标要求为:型煤密度1.2~1.3t/m3。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的用无烟煤粉制作的铸造型焦,它由无烟煤粉和焦煤混合制成, 其重量百分比为:无烟煤粉75%,焦煤25%。
上述用无烟煤粉制作铸造型焦的生产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首先将无烟 煤粉和焦煤破碎成0.5~3mm的粒度,接着按照下列重量百分比进行混合配料: 无烟煤粉75%、焦煤25%,然后将混合配料放在搅拌锅内搅拌均匀,再将搅拌 均匀的混合料送入压力机内,以30~40Kg/cm2的压力挤压成型煤,然后将挤压 成型的型煤放入炭化炉内进行炭化,在炭化炉内的干燥时间为3~5小时,炭化 时间为15~18小时,炭化温度为900~1000℃,炭化结束后,进行水熄冷却。
上述煤料的指标要求为:粒度0.5~3mm,细度75~85%,水分7~9%;型 煤的指标要求为:型煤密度1.2~1.3t/m3。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晓琴,未经王晓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07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杠滚珠丝杠摩擦力矩特性测试试验台
- 下一篇:具有超颖结构材料的微波加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