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热发电吸热受热面布置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10783.0 | 申请日: | 2010-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81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发明(设计)人: | 潘宇峰;顾利平;陈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太湖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J2/24 | 分类号: | F24J2/24;F22B1/00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7 | 代理人: | 顾吉云 |
地址: | 21418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发电 吸热 受热 布置 结构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锅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太阳能热发电吸热受热 面布置结构。
(二)背景技术
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即把太阳辐射热转换成电能的发电技术。其太阳热能 转换过程通过热机带动发电机发电,现有的锅炉内的太阳能热发电吸热受热面 布置结构为将需加热的介质通过管道导通吸热器受热面后,再将已经吸收吸热 器受热面的热量的介质通过管道直接其他外部连接件,其需加热的介质只通过 吸热器受热面加热一次,由于发电吸热受热面受光辐射不均匀,其中心区辐射 热集中,边缘区的辐射热少,由于需加热的介质只通过吸热器受热面加热一次, 其通过边缘的介质不能吸热到可利用于发电的状态,故发电吸热受热面的热能 不能被充分利用。
(三)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热发电吸热受热面布置结构,其 能充分利用发电吸热受热面的热能。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发电吸热受热面的中心区、发电吸热受热面 的边缘区、介质输送管、连接受热面的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受热面的 管道包括连接中心区管道、连接边缘区管道,所述介质输送管包括低温介质输 送管、高温介质输送管,所述连接中心区管道一端连接所述高温介质输送管, 其另一端连接高温介质发电设备的进口,所述连接边缘区管道一端连接所述低 温介质输送管,其另一端连通低温介质发电设备的进口;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低温介质发电设备的出口连通所述低温介质输送 管;
所述高温介质发电设备出口连通所述高温介质输送管;
所述连接中心区管道排布于所述发电吸热受热面的中心区;所述连接边缘 区管道排布于所述发电吸热受热面的边缘区;
所述低温介质为经过所述发电吸热受热面的边缘区加热后可以产生蒸汽的 介质;
所述高温介质为经过所述发电吸热受热面的中心区加热后可以产生蒸汽的 介质;
采用本发明的上述结构后,由于所述连接受热面的管道包括连接中心区管 道、连接边缘区管道,所述介质输送管包括低温介质输送管、高温介质输送管, 所述连接中心区管道一端连接所述高温介质输送管,其另一端连接高温介质发 电设备的进口,所述连接边缘区管道一端连接所述低温介质输送管,其另一端 连通低温介质发电设备的进口,所述受热面上布置有两个单独的循环系统,高 温介质通过所述发电吸热受热面的中心区后,产生蒸汽,所产生的蒸汽用于太 阳能发电;低温介质通过所述发电吸热受热面的边缘区后,产生蒸汽,所产生 的蒸汽用于太阳能发电。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其包括发电吸热受热面的中心区1、发电吸热受热面的边缘区2、 介质输送管、连接受热面的管道,连接受热面的管道包括连接中心区管道3、连 接边缘区管道4,介质输送管包括低温介质输送管5、高温介质输送管6,连接 中心区管道3一端连接高温介质输送管6,其另一端连接高温介质发电设备7的 进口,连接边缘区管道4一端连接低温介质输送管5,其另一端连通低温介质发 电设备8的进口;低温介质发电设备8的出口连通低温介质输送管5;高温介质 发电设备7出口连通高温介质输送管6;连接中心区管道3排布于发电吸热受热 面的中心区1;连接边缘区管道4排布于发电吸热受热面的边缘区2;低温介质 为经过发电吸热受热面的边缘区2加热后可以产生蒸汽的介质;高温介质为经 过发电吸热受热面的中心区1加热后可以产生蒸汽的介质。
其工作原理如下:低温介质通过低温介质输送管5流入连接边缘区管道4, 其通过发电吸热受热面的边缘区2加热后,形成汽水混合物,汽水混合物经过 低温介质发电设备8内,经过汽水分离后,蒸汽被利用于太阳能发电,水则从 低温介质发电设备8出口流出,重新进入到低温介质输送管5;
高温介质通过高温介质输送管6流入连接中心区管道3,其通过发电吸热受 热面的中心区1加热后,形成汽水混合物,汽水混合物经过高温介质发电设备7 内,经过汽水分离后,蒸汽被利用于太阳能发电,水则从高温介质发电设备7 出口流出,重新进入到高温介质输送管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太湖锅炉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太湖锅炉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07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萘酰亚胺衍生物及其作为荧光探针应用
- 下一篇:一种体内基因电转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