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岩心制作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110846.2 申请日: 2010-02-21
公开(公告)号: CN101798921A 公开(公告)日: 2010-08-11
发明(设计)人: 张东;叶鹏;徐典平;常兴伟;包亚臣;张月先;张立东 申请(专利权)人: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主分类号: E21B49/00 分类号: E21B49/00
代理公司: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代理人: 孙淑荣
地址: 163453 黑龙江*** 国省代码: 黑龙江;2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岩心 制作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油田采油领域中一种岩心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油田开发技术研究中,许多评价工作都离不开岩心流动实验。目前国内各研究机构进行岩心实验时由于天然岩心来源限制,除少量采用天然的外,绝大多数使用人造岩心。人造岩心制作方法常用的有石英充填、磷酸铝石英烧结、环氧树脂胶结三种。从岩心孔隙结构与天然岩心的相似性、岩心制作的难易性和重复性等方面来看,环氧树脂胶结压制法具有更大优越性。

人造岩心物性参数如渗透率、孔隙度、孔道半径中值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砂型(颗粒大小及分布)、胶结物含量、加压压力和加压时间等[26]。不同物性参数人造岩心制作一般是通过改变上述因素种类或大小水平来实现,但由于对这些因素间主次关系还停留在感性认识上,水平调整往往带有一定盲目性,这与需要大量不同渗透率岩心进行科学实验的现状很不相适应。

另外,目前室内物理模拟驱油试验所用的人造岩心只能在常压下进行驱油实验,并且不能观察岩心内部油水分布情况,给试验分析工作带来了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岩心制作方法,与目前使用的物理模型相比,具有可以在高压条件下进行室内驱油实验的优点,可以更准确地模拟现场生产情况,还可以较准确地绘制出模型内部油水分布图,及时跟踪岩心内部含油饱和度变化,为开发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该60×60×10cm多电极环氧树脂胶结人造岩心的制作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模具制作:

模具由侧板、端板、底板和压板组成,底板与压板为硬杂木,其余为碳钢,两侧板端面各有一组孔眼,用螺栓将2个側板连接在一起;

(2)配料:

模型制作物料由石英砂和胶结物组成,石英砂和胶结物按重量份配比,100份石英砂所需环氧树脂胶结物9~13份,环氧树脂胶结物的组成为1g环氧树脂添加0.2mL软化剂邻苯二甲酸二丁脂、0.08g固化剂乙二胺及0.3mL~0.5mL稀释剂丙酮;上述份数按重量份计。

(3)拌砂:

将不同粒径的石英砂按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分别称量胶结物所需药品,混合后倒入石英砂中,以确保石英砂和胶结物混合均匀;

(4)装模:

砂子装入模具之前,用丙酮将模具内侧擦净,为砂子装入模具后用刮砂板在模具内沿水平方向来回移动,直到砂子均匀分布为止,最后用压板将砂压实;

(5)加压:

将填装砂的模具置于压力试验机上,调整模具位置,使其保持在压力机承压板中心线上,然后缓慢升压至1.1MPa,稳压15min,卸压;

(6)在岩心内预埋电极线和测压管:岩心采用漆包线做为电极线,在插入岩心之前要将插入端的漆打磨掉2mm,测压管为Φ2mm的不锈钢管,注采井为Φ6mm的不锈钢筛管,模型加压后,在胶结物未干时,把打孔的电极模板放在模型上,将电极线4、测压管2、注采井1插入到岩心内部,然后取下模板,将模型稍微加压,使松动的砂子压实。

(7)加温:

将压制好的岩心放入烘箱内,在85℃条件下6h~8h恒温固化,关闭烘箱电源,自然冷却至室温。

(8)电极加长线的焊接:

将插在模型内部的短电极线与外部的加长漆包线用焊锡焊接;

(9)密封:

①黏接端盖:用环氧树脂将电木板端盖黏在岩心端面,端盖中心设有M8的孔眼与岩心连通,其上装有M8的公锥,用于安装阀门。

②防渗处理:将岩心表面均匀涂抹稠化后的环氧树脂,形成厚度约1mm的薄层,以避免浇铸岩心时环氧树脂侵入岩心内部。

③浇铸:将岩心装在模具内,两端用橡皮泥密封,然后将环氧树脂倒入模具内浇铸,同时保证电极线的焊接点固定在环氧树脂胶的内部,在室温下固化反应24h。

④压力试验:采用压力0.8MPa气体对模型进行试压,以确保不渗不漏。

上述的电极线为5根为一组,中间的为公用电极线3,周围的4根电极线可根据岩心内部不同渗透率砂层所在位置插入不同深度。整个岩心上可排布多组电极线。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08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