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丙环唑和毒死蜱的热雾剂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11241.5 | 申请日: | 2010-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3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丁克坚;叶正和;陈莉;苏贤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25/06 | 分类号: | A01N25/06;A01N57/16;A01N43/653;A01P3/00;A01P7/04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36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丙环唑 毒死 热雾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病虫害防治用农药领域,具体是一种含丙环唑和毒死蜱的热 雾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生产的丙环唑和毒死蜱产品均为乳油、水乳剂或悬浮等制剂,主 要采用沸点较低的甲苯、二甲苯溶剂等配制。他们难以直接用热雾机进行高效的 作业,只能用其他方法施药,在施药过程中要兑大量淡水形成乳液后进行喷雾, 形成的水雾在植物上流失严重,不耐雨水冲刷,药效时间短,同时对环境和操作 人员的毒害大;稀释水用量大,使劳动强度和作业时间增大,工效低。热雾剂在 国外研究较早,但是发展缓慢,其应用大多在卫生或森林、温室农作物的防疫上, 国内七、八十年代在森林和橡胶病虫害防治中出现了几个热雾剂,然而迄今为止 的热雾剂只能用于高大荫蔽的植物(如林木、果树)或相对密封的空间(如仓库、 温室等)进行施药,不能用于相对开放的空间或低秆植物,原因在于含有效成分 的热雾不经特殊处理时容易随上升气流扩散进入大气,不但药效下降,也容易造 成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丙环唑和毒死蜱的热雾剂及制备方法,所制备的热雾剂 施药效率高、药效好、对环境污染小,用热雾机施药,用于中、低秆植物病虫害 的防治。在使用中用热雾机使活性组分气化并凝聚,以极细的雾粒(2-8μm,占 90%以上)在空气中保持一定的高度漂移,当遇到植物时,就可牢固地可吸附于 植物叶片正、反面和茎等植物体上,用于植物病虫害的防治。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丙环唑和毒死蜱热雾剂,其特征在于:其中含有的各原料组分按质量百 分比为:毒死蜱10-50%、丙环唑1-20%、溶剂5-30%、表面活性剂1-15%、增 稠剂0.1-5%、热雾密度调节剂1-8%、防冻剂1-8%、消泡剂0.1-1%、其余的组分 为水;
所述的溶剂选用多芳烃溶剂油芳烃二号、芳烃三号、邻二氯苯、氯苯、二甘 醇、丙二醇、液体石蜡、白油、蓖麻油、松节油、机油、菜籽油中的一种或其中 二种或三种的混合;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选用EO-PO嵌段共聚物、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苯 磺酸钙、单油酸山梨醇酯、仲烷醇聚氧乙烯醚中一种或其中几种的混合;
所述的增稠剂选用聚乙烯醇、黄原胶或二种的混合;
所述的热雾密度调节剂选用蔗糖、尿素或二种的混合;
所述的防冻剂选用乙二醇、丙二醇、尿素的一种或其中二种或三种的混合;
所述的消泡剂选用聚二甲基硅氧烷、辛醇或二种的混合。
所述的丙环唑和毒死蜱热雾剂,其特征在于:其中含有的各原料组分按质量 百分比为:毒死蜱15-45%、丙环唑1-15%、溶剂10-30%、表面活性剂1-12%、 增稠剂0.1-5%、热雾密度调节剂1-8%、防冻剂1-8%、消泡剂0.1-1%、其余的组 分为水。
所述的丙环唑和毒死蜱热雾剂,其特征在于:其中含有的各原料组分按质量 百分比为:毒死蜱20-40%、丙环唑3-10%、溶剂15-30%、表面活性剂1-12%、 增稠剂0.1-5%、热雾密度调节剂1-8%、防冻剂1-8%、消泡剂0.1-1%、其余的组 分为水。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选用EO-PO嵌段共聚物、乳化剂OP-7、乳化剂OP-10、 农乳500号、Span-80、渗透剂JFC或其中几种的混合,优选的是EO-PO嵌段 共聚物。
所述的丙环唑和毒死蜱热雾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将丙环唑、毒死 蜱和溶剂在55-65℃下搅拌溶解成油相溶液,同时将表面活性剂、增稠剂、热雾 密度调节剂、防冻剂、消泡剂和水在55-65℃下搅拌溶解成水相溶液,然后将油 相引入水相中,继续搅拌成为水乳剂,过滤去除残渣,得成品。
本发明可以加入传统的增效剂、稳定剂或与其它有效活性成分,提高丙环唑 和毒死蜱热雾剂的药效或改善其理化性能。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将含丙环唑和毒死蜱热雾剂按每亩地100-150g剂量加 入热雾机药桶,启动热雾机后,开启喷药开关即可喷射出极细的雾粒,其雾粒 2-10μm占90%以上,在小麦、油菜和玉米等植物上使用时,形成的热雾气溶胶 可在植物冠层内扩散,并均匀的沉积于植物表面,对靶标的防治效果在75%以 上,高于其他剂型的相同农药。
本发明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农业大学,未经安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12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塑料用螺旋式自动冷却防尘提升机
- 下一篇:电路模块和使用该模块的电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