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小体抗体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12129.3 | 申请日: | 2010-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85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发明(设计)人: | 田杰生;李爱华;张昕;张惠媛;李颖;姜伟;王珍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
主分类号: | G01N33/531 | 分类号: | G01N33/531;G01N33/569;G01N33/577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朋飞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体 抗体 复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抗体复合物及用该抗体组合物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磁小体抗体复合物及用其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方法。
背景技术
食源性致病菌是引起伤寒、副伤寒、败血症、胃肠炎和食物中毒的首要原因,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危害,是食品安全的重大隐患。据WHO估计,全世界每年发生食源性疾病数十亿人。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包括: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副溶血弧菌、李斯特菌等。
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方法一直以来都是研究关注的焦点。传统的检测方法包括预增菌、选择性增菌和分离鉴定三个步骤,一般需要4-7天,耗时、耗力。随后兴起的其它快速检测技术如免疫荧光试验、基因探针等,仍需预增菌,且其成本高,特异性差,如何建立一种经济,快速,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检测方法依然是食品致病菌检测中的瓶颈问题。
磁小体(magnetosome,bacterial magnetic nanoparticle,BMPs)是趋磁细菌在体内合成的双层质膜包被的磁性纳米颗粒,主要由Fe3O4或Fe3S4组成。它们大小均一、晶型稳定,具有单磁畴、顺磁性,可结合各种功能分子,如酶、抗体、细胞、DNA或RNA等,因而在靶向药物、控制释放、酶的固定化、免疫测定、DNA和细胞的分离与分类等领域可望有广泛的应用。CN101434921A中就给出了一种通过培养磁细菌来制备磁小体的方法。而CN1927400A中则公开了一种磁性靶向抗癌药物,其是由磁小体与抗癌化学药物偶联而成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磁小体抗体复合物及用其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磁小体抗体复合物,其是由磁小体和能特异性捕获食源性致病菌的特异性抗体偶联而成的。特异性抗体是能够捕获食源性致病菌的抗体,其可以根据食源性致病菌具体种类的不同而不同。所述特异性抗体选自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副溶血弧菌、李斯特菌或绿脓杆菌的单抗或多抗中的一种。其中单抗以抗表面抗原的抗体为佳。从理论上说,所有能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细菌、病毒、蛋白、核酸、多糖等)均可制成此磁小体复合物,用于特异性富集目标待测物后进行检测,适用于快速、痕量检测。
本发明的磁小体抗体复合物,其中优选特异性抗体是多抗。
上述的偶联剂是可以将磁小体和食源性致病菌抗体偶联的化学试剂,本领域中公知的许多偶联剂都可以使用(只要能够偶联氨基,羟基或者是羧基的偶联剂都可以使用)。例如SPDP、BS3、或生物素-亲和素系统等,其中亲和素优选链霉亲和素。
上述的磁小体抗体复合物,优选的偶联剂是3-(2-吡啶二巯基)丙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N-succinimidyl-3-(2-pyridyldithiol)propionate,SPDP)。
用偶联剂将磁小体和抗体偶联之后,由于抗体的作用,其能够捕获需要检测的食源性致病菌,从而使检测成为可能。
当采用SPDP为偶联剂时,上述磁小体抗体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1)取磁小体,用连接缓冲液悬浮,超声波打散后,加入偶联剂发生反应;其中的连接缓冲液是L-PBS,所用的L-PBS配方为:20mM Na3PO4·12H2O,150mM NaCl,1mM EDTA,0.02%NaN3,pH7.5。
2)取特异性抗体,用缓冲液溶解,加入偶联剂发生反应;
3)将步骤1)中得到的磁小体偶联剂复合物用缓冲液洗涤,然后加入还原剂反应;其中的还原剂为DTT等弱还原剂,可以打开二硫键的还原剂都可以,以反应条件温和的为佳。
4)步骤3)反应所得磁小体偶联剂复合物用缓冲液洗涤,然后与步骤2)中所得的抗体偶联剂复合物混合进行反应;
5)用磁铁吸附出磁小体抗体复合物。
其中,各步骤中使用的缓冲液可以是常规的PBS;
步骤1)、步骤2)、步骤3)和步骤4)中的反应条件均为:25-37℃,150-200rpm,摇床反应0.5-1小时。
当采用不同偶联剂和抗体时,偶联步骤有细微的改变,有时没有还原步骤。但检测原理是相同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未经中国农业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21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