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板木龙骨铺设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12424.9 | 申请日: | 2010-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7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发明(设计)人: | 方振毅;张伟;黄为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聚通建筑装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5/02 | 分类号: | E04F1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欣创专利商标事务所 31217 | 代理人: | 西江 |
地址: | 20012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板 龙骨 铺设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物的装修工程,尤其涉及一种地板木龙骨的铺设工 艺。
背景技术
实木地板具有舒适、保温、美观和环保的特性,因此成为家居卧 室、客厅、书房等地面装修的理想材料。
目前,在装修行业中,客户对实木地板的投诉最多。因为,除了 地板本身的质量问题之外,地板的铺设不当,会引起地板拱起、开裂、 有声响等问题。通常,地板的铺设工艺:首先是地面清理,其次是铺 设木龙骨,最后铺上地板。由于地坪不可能做到完全地平整,采用木龙骨 等可提高地板铺设的平整度;另外,木龙骨能提高地板脚踏的舒适感,并对 地板起到隔潮、隔音的作用。因此,木龙骨的铺设,对地板的整体质量 至关重要。
通常,铺设木龙骨的工艺:首先,在要铺设地板的室内地面上, 按照地板的长度尺寸及木龙骨的间距,定下木龙骨的安装位置。之后, 将木龙骨临时固定在安装位置上。通常,在木龙骨与地面接触处加、 减垫片,以调整木龙骨上平面的平整度,使其达到工程要求。经检测 达到平整度要求后,将木龙骨固定。最后,在木龙骨上铺设地板。用 来调整木龙骨平整度的垫片材料,一般是密度板或三夹板。垫片的使 用数量是根据地面的平整情况而定,一般是1~3片不等。但这种铺设 木龙骨的施工工艺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不能保证木龙骨上平面的平 整度;2、地板在被长期踩踏后,垫片受力不均,发生松动和位移,使 龙骨与地面之间产生缝隙,从而导致地板在被踩踏时发生响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板木龙骨的铺设工艺,该工艺能确保 木龙骨上平面达到工程要求的平整度;并使得地板在被踩踏时,不会 产生响声。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地板木龙骨的铺设工艺,其步骤为:
1)测定木龙骨毛胚料的水平基准线;
2)确定木龙骨毛胚料的间距和安装位置;
3)确定每根木龙骨毛胚料的高度;
4)将相接的两根木龙骨毛胚料的接口,做成相互配合的斜面;
5)将木龙骨毛胚料,临时固定在安装位置上;
6)用外力对木龙骨毛胚料进行压实;
7)在木龙骨毛胚料的侧面,画上水平基准线;然后,根据水平基准 线,将木龙骨毛胚料的上平面刨平;
8)将刨平后的木龙骨,固定在水泥地面上。
所述木龙骨水平基准线,首先,用红外水平仪测出地面的最高点; 然后,在最高点处,平行于一墙面,放置一根基准木龙骨;最后,在这根 木龙骨的侧面画出一水平线,该水平线即为水平基准线。
所述木龙骨间距是根据地板长度计算而得,所述木龙骨的安装位 置由木龙骨的间距确定。
所述每根木龙骨毛胚料的高度为H,所述木龙骨安装位置的地面至水 平基准线的垂直高度为h;取H>h。
所述外力对木龙骨毛胚料进行压实,可采用顶撑或重物。
所述木龙骨毛胚料上平面的刨平,是采用刨床。
所述刨平后木龙骨的固定,是用锤击式膨胀螺丝将刨平后的木龙骨固 定在安装位置上;所述锤击式膨胀螺丝的顶部,需敲进木龙骨内至少3cm。
所述最高处的木龙骨,在刨平处理后,其高度要大于28mm。
所述木龙骨接口的斜面呈45度角。
所述木龙骨毛胚料,均经过高温烘干处理,其含水率为13%-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方面,通过外力压实,木龙骨与地面无缝隙 贴合;另一方面,木龙骨的上平面被统一用刨床刨平;从而既保证了木龙 骨上平面的平整度,又根本上解决了地板铺设后发出声响的问题;此外, 木龙骨都经过高温烘干处理,延长了木龙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确定木龙骨毛胚料高度的示意图;
图2本发明外力压实木龙骨毛胚料的示意图;
图3本发明木龙骨接口的示意图;
图4本发明木龙骨刨平固定安装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地板木龙骨的铺设工艺,所述木龙骨毛胚料在使用前,首 先要经过高温烘干处理,使其含水率低至13%-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聚通建筑装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聚通建筑装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24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篷房
- 下一篇:外加剂的再生混凝土构件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