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包层型胶体晶体微结构光纤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12428.7 | 申请日: | 2010-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86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发明(设计)人: | 王鸣;郭文华;刘青;夏巍;崔恩营;倪海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6/02 | 分类号: | G02B6/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程化铭 |
地址: | 21004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层 胶体 晶体 微结构 光纤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层型胶体晶体微结构光纤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将光子晶体的带隙结构应用于光纤形成了光子晶体光纤(Photonic CrystalFiber,PCF),又称微结构光纤。采用紫外侧写技术或CO2热激技术,可以在PCF中写制光子晶体光纤光栅。微结构光纤光栅具有丰富的结构和光学特性。改变光纤中的微孔排列、大小以及占空比,或者将介质载入微孔,均可改变光子晶体光纤及其光栅的光学性质,极大地改变了光纤传感器的结构和性能。但其制作成本高,与普通光纤的对接使用也存在很多问题。图1是其基本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包层型胶体晶体微结构光纤及其制备方法。目的在于制作一种方便、廉价,能和现在的通讯光纤直接匹配的微结构光纤。利用胶体晶体光子带隙波段近乎完全反射,多次耦合包层模进入纤芯的特性,提供一种具有仅增强光子带隙波段,其他波段散射出去迅速减弱的微结构光纤。同时,此包层型胶体晶体光纤有望应用于生物和环境传感器,滤波器等。
发明人发现,制造光学波段的光子晶体,化学方法显示出更大的优越性,其中利用胶体颗粒自组装是一种非常简便的方法:合成单分散的胶体微球(如二氧化硅或聚苯乙烯微球);对微球进行组装,在不同的基底上形成三维有序堆积;烧结以增加样品的机械强度,同时可以控制颗粒间的孔隙。颗粒组装方法简便易行,材料选择范围宽,球形颗粒易合成,且尺寸可控,制作成本低。图2是其基本制备流程。
本发明包层型胶体晶体微结构光纤,由纤芯、包层和胶体微球层构成,其特征是:纤芯位于所述包层中心,包层由所述胶体微球层包裹。
其制备方法的基本思路是:由被HF腐蚀粗化的光纤包层为圆柱曲面型基底,在其外表面涂覆有序胶体晶体,再通过烧结固化封装成包层型胶体晶体微结构光纤。具体步骤如下:
a、截取一段单模光纤,将中间段处的涂覆层剥除2~4cm,用酒精或丙酮擦洗单模光纤,将涂覆层清除,形成单模裸光纤,然后再用去离子水在超声波清洗器内进行清洗,完毕后在氮气流中烘干;
b、将烘干后的单模裸光纤垂直插入HF酸缓冲溶液中,对包层表面进行腐蚀粗化,腐蚀时间为5~10分钟,包层表面腐蚀粗化更利于胶体微球的涂覆和生长;然后用去离子水在超声波清洗器内进行清洗,完毕后在氮气流中烘干;
c、在水浴温度35~70℃,湿度60~80%的条件下,采用垂直提拉(自组装)法在腐蚀粗化后的单模裸光纤包层外面涂覆胶体晶体;即:将腐蚀粗化好的单模裸光纤垂直插入胶体微球溶液中,并将单模裸光纤上下竖直运动,其运动速度为1~30微米/秒;
d、恒温条件下静置干燥10~24小时;(不同胶体材料对应相应的实验条件)
e、在温度600~1100条件下烧结固化,然后用热塑套管固定。
所述HF酸缓冲溶液,其组分的质量比为HF∶NH4F∶H2O=3∶7∶10,NH4F可以减缓HF酸的腐蚀速率,使包层腐蚀得均匀平滑。
所述胶体微球溶液:
胶体材料为PS,PMMA或Silica,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8%;
溶剂成分为水和乙醇,水和乙醇的体积比7∶3;
胶体微球直径偏差/平均直径×%<0.2%。
本发明包层型胶体晶体微结构光纤的制备方法,在制备方法上克服了以前制备胶体晶体中微球沉积快,层数不可控的缺点:
①在温度、湿度和真空度恒定的条件下,加强了胶体溶液的对流引导蒸发,提高溶剂蒸发的速率大于胶体微球的沉降速率,延长胶体微球在弯月面的停留时间及胶体晶体的结晶过程;
②采用垂直提拉(自组装)的方法,克服了胶体晶体的层数不可控制的缺点,通过改变提拉速率,胶体晶体的层数和速率成反比关系;
本发明包层型胶体晶体微结构光纤,具有光子带隙部分增强效应,且包层胶体晶体可以利用其中心带隙波长进行选频,其频带窄,精度高,而且随所处介质变化,可以形成气体探测和波分复用器件。通过在光纤包层涂覆胶体微球层,形成多孔反结构,可以改变增强的光子带隙的中心波长,达到任意选频的目的,同时进一步发展可以形成廉价的生物和环境传感器件、滤波器等。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光子晶体光纤结构示意图;a、b、c、d分别为四种不同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师范大学,未经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24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