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摩托车用轮胎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12605.1 | 申请日: | 2010-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0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吉田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C9/02 | 分类号: | B60C9/02;B60C9/18;B60C9/2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雒运朴;李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轮胎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提高转弯性能的摩托车用轮胎。
背景技术
摩托车通过倾斜车体而付与轮胎外倾角(倾斜角),在利用由此而产生的车轮外倾轴向力克服离心力的同时进行转弯。根据转弯性能的观点,对于摩托车用轮胎需要较高的横向刚性。然而,存在过大的横向刚性会阻碍直行稳定性或者吸收路面凹凸的冲击吸收性的问题。
如图4(A)所示,本申请人提出了一种在胎面部t的胎肩区域具有由硬质的橡胶形成的三角胶f的摩托车用轮胎(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该三角胶f存在于通过螺旋状卷绕带状帘布层而形成的带束层b和胎体k之间。
此外,如图4(B)所示,本申请人提出了一种在胎面部t的外端te附近具有硬质橡胶层hg的摩托车用轮胎(参照下述专利文献2)。该硬质橡胶层hg存在于2张胎体帘布层k、k之间。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5-21300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142922号公报
上述专利文献的技术通过增强胎面部的胎肩区域或轮胎的胎侧区域的内侧结构来提高转弯稳定性。
然而,在上述摩托车用轮胎中虽然内部构造得到增强,但是重视抓地性能的比较柔软的胎面胶tg会在胎面部t的外端te延伸。因此,在进行被施加了较大外倾角的转弯时,胎面胶tg的外端部附近因来自路面的反压力而大大地向转弯内侧横向变形,接地形状容易不稳定。因此存在转弯中难以获得稳定的车轮外倾轴向力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问题点而发明的,其主要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设置与胎面胶的两侧缘连接且以小厚度向轮胎轴向内侧延伸的一对硬质的边缘胶为基础,转弯时使接地形状保持稳定,产生稳定的大车轮外倾轴向力,从而能够提高转弯性能的摩托车用轮胎。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申请的技术方案1的发明为一种摩托车用轮胎,其特征在于,具有:胎体,其从胎面部经胎侧部而到达胎圈部的胎圈芯;胎面补强帘布层,其配置于上述胎体的径向外侧且上述胎面部的内侧;胎面宽度为轮胎最大宽度且胎面部的接地面以凸出的圆弧状向轮胎径向外侧弯曲,上述胎面宽度是指上述胎面部的外端之间的轮胎轴向的距离,上述摩托车用轮胎在包含轮胎旋转轴的轮胎子午线截面上包括在上述胎面部的各外端之间延伸的胎面胶、和与该胎面胶的两侧缘连接且以小厚度向轮胎轴向内侧延伸的一对边缘胶,上述边缘胶的硬度He大于上述胎面胶的硬度Ht。
技术方案2的发明为一种摩托车用轮胎,其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摩托车用轮胎基础上,上述边缘胶的厚度的中心线和从该中心线的延长线与上述胎体的外表面的交点引出的胎体的法线为10度以下的角度。
技术方案3的发明为一种摩托车用轮胎,其在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摩托车用轮胎基础上,上述边缘胶的硬度He为70~80度。
技术方案4的发明为一种摩托车用轮胎,其在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摩托车用轮胎基础上,上述边缘胶和上述胎面胶的硬度差(He-Ht)为2度以上。
根据技术方案1~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摩托车用轮胎,技术方案5的发明为,上述边缘胶在上述轮胎子午线截面上以一定的厚度向轮胎轴向内侧延伸。
技术方案6的发明为一种摩托车用轮胎,其在技术方案1~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摩托车用轮胎基础上,上述边缘胶的厚度在上述轮胎子午线截面上向轮胎轴向内侧递增。
根据技术方案1~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摩托车用轮胎,技术方案7的发明为,上述边缘胶的厚度在上述轮胎子午线截面上向轮胎轴向内侧递减。
技术方案8的发明为一种摩托车用轮胎,其在技术方案1~5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摩托车用轮胎基础上,上述边缘胶的厚度为1.5~3.0mm。
技术方案9的发明为一种摩托车用轮胎,其在技术方案1~8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摩托车用轮胎基础上,在上述边缘胶的轮胎径向的内侧面上配置截面大致三角形形状的翼状橡胶,上述翼状橡胶其轮胎轴向的宽度向轮胎径向内侧减小并且形成有支承面。
技术方案10的发明为一种摩托车用轮胎,其在技术方案1~9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摩托车用轮胎基础上,上述边缘胶的轮胎轴向的内端与上述胎面补强帘布层的侧缘部连接。
技术方案11的发明为一种摩托车用轮胎,其在技术方案1~9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摩托车用轮胎基础上,上述边缘胶的轮胎轴向的内端与上述胎体的侧缘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26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