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永磁同步电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12767.5 | 申请日: | 2010-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3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谢清明;袁宁;孟凡坤;袁鹏;高军;张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K21/14 | 分类号: | H02K21/14;H02K1/27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曾贤伟 |
地址: | 100074 北京市7***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永磁 同步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永磁同步电机,尤其涉及一种设置有转子结构是圆筒形护套保护的圆柱形整体式永磁体的永磁同步电机。
背景技术
当前,高速和超高速的电动机和发电机(在下文中统称为“高速电机”)的研究是国际电工界的研究热点和难点。高速电机是集材料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控制技术以及电机设计、制造技术于一体的高科技含量的新型机电产品。高速电机的研究涉及多个技术学科,并且其转速通常可高达每分钟几万转到十几万转,甚至更高。与普通电机相比,高速电机具有如下的显著优点:
(1)由于转速较高,所以电机的功率密度较高,高速电机的几何尺寸远小于输出功率相同的中、低速电机,因此可以有效地节约材料,减轻重量,并且节省空间。
(2)对于高速负载,高速电机可与原动机或负载直接相连,省去了传统的机械变速装置,因而可减小噪音,并且提高传动系统的效率。
(3)转动惯量较小,动态响应较快。
然而,高速电机通常要求转子上无绕组、无电刷或滑环。因此,相比而言,适于高速运行的电机主要有感应电机、永磁同步电机、以及开关磁阻电机。上述三种类型的电机作为高速电机使用时具有各自的优缺点,其中,从功率密度和效率来看,优选次序为永磁同步电机、感应电机、开关磁阻电机;另一方面,从转子的机械特性来看,优选次序则与上述次序正好相反,即开关磁阻电机、感应电机、永磁同步电机。
高速永磁同步电机在所有形式的交流高速电机中具有最高的效率和最小的体积。与高速感应电机相比,高速永磁同步电机在低速运行时可获得更大的功率和转矩。但是由于转子上安装永磁体,导致电机成本增加,可靠性下降。在环境恶劣的情况下,永磁体可能出现退磁,而导致电机无法正常运行。此外,由于转子励磁是无法被调节的,对其弱磁调速相对困难。特别是表贴式高速永磁同步电机,其弱磁调速的范围很小。随着电力电子技术、高性能永磁材料和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高速永磁同步电机的这些缺点将会逐步被解决,其应用场合将不断扩展。
当前,高速永磁同步电机通常为两极或四极,其定子结构和绕组的设计与普通电机并没有太大的差异,但是转子结构的设计却有很大的不同。(1)部分高速永磁同步电机采用了无槽结构。由于定子采用无槽结构,气隙磁场的空间谐波较小,故对减少定子和转子中的高频谐波损耗较为有利。然而,由于气隙较大而气隙磁场较弱,电机输出功率受到限制。无槽的永磁同步电机起动转矩小,在中、低速运行范围内效率也很低。(2)按照永磁体在转子上的位置的不同,永磁同步电机可以分为表贴式、内置式和爪极式。同样体积的永磁体,表贴式结构可以获得最大出力,但转子在高速旋转时,通常需要对永磁体进行保护,以免脱落,可以用碳纤维捆扎或者用不锈钢的保护套。内置式结构不需要永磁体的保护措施,但转子加工复杂。目前高速永磁电机中多采用加有保护套或者采用碳纤维绑扎的表面贴装式。
关于永磁同步电机的其他基本技术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参考《现代永磁电机:理论与设计》,唐任远等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出版。该出版物的全部内容都通过引用包括在这里作为参考。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密度、超高转速等特征的永磁同步电机,从而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永磁同步电机,其至少包括机壳1、定子铁心2、定子电枢绕组3、转子护套4、以及转子永磁体5。其中,转子永磁体5被设置在转子护套4内,并且使得转子护套4牢固地包住转子永磁体5。
优选地,通过加热过盈装配使得转子护套4牢固地包住转子永磁体5。
相应地,通过加热过盈装配使得转子永磁体5置于转子圆筒形护套4内,转子永磁体5经过例如不锈钢护套的转子护套4、气隙、定子铁心2在气隙中形成主磁场,在定子电枢绕组3中产生电动势,完成机械能到电能的转换。
优选地,转子护套4是圆筒形状的护套,并且采用高强度、不导磁的不锈钢材料制成的。
相应地,不同于现有高速电机的表贴式、内置式转子结构,根据本发明的转子永磁体5采用圆柱形整体式磁钢结构,材料选择居里点高、温度稳定性好的衫钴永磁体,防止了由于转子过热所造成的永磁体不可逆去磁。
优选地,可将转子护套4作为电机的转轴。
优选地,对于转子永磁体5采用径向充磁方式进行充磁,并且转子永磁体5是衫钴永磁体。
相应地,两极整体结构的永磁转子由于采用径向充磁,这就使得即使采用集中整距的定子绕组仍可获得正弦电势波形,从而减少了定子、转子中的高频附加损耗,还可保证转子沿径向方向上各向同性以有利于转子的动态平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未经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27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