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研磨机具的工作片拆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13065.9 | 申请日: | 2010-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11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林庆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生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7/00 | 分类号: | B24B37/00;B24B4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39 | 代理人: | 孙刚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研磨 机具 工作 拆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动力研磨机具有关,详而言之,系指一种研磨机或砂轮机的工作片拆装结构。
背景技术
按,电动或气动研磨机的转轴系装设一研磨片(砂轮片),藉以研磨工件。研磨片为一消耗品,常须更换。
于习知构造,系以一螺帽螺固于转轴末端以固定研磨片。欲拆装研磨片时须使用二支手工具,将一支手工具套住转轴使转轴无法转动,并以另一支手工具转动转轴末端的螺帽,以完成研磨片的拆装。
以二支手工具拆装研磨片相当不便。发明人曾提出许多改良的设计,例如申请号03147861.1「易于拆装研磨片的研磨机」发明专利以及申请号200410062584.1「容易拆装研磨片的研磨机」发明专利等,主要于研磨机具内装设一卡固装置,利用卡固装置固定住转轴使转轴不能转动,如此,只须使用一支手工具即能拆装研磨片。
虽然前述的专利案已经利用卡固装置卡住转轴,使研磨片的更换更为方便,然而,仍然需要使用一支手工具来旋松螺接元件/研磨片,操作上仍有所不便,且以手工具拆装研磨片仍需要一点时间,并不快速。
此外,各种卡固装置系装设于研磨机具的机体内,结构较为复杂,组装亦不方便,增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研磨机具的工作片拆装结构,令使用者不需使用任何手工具即可更换工作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研磨机具的工作片拆装结构,能快速地更换工作片。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研磨机具的工作片拆装结构,该拆装结构无需更动研磨机具的内部结构。
本发明所提供的工作片拆装结构,包含有:一装设于研磨机具的转轴以及一扣接构件。该转轴末端的周面凹设一环槽;该扣接构件包括一扣座、一扳片及一扣件;该扣座具有一通孔;该扣件装设于该扣座的滑道中,并沿该滑道位移;该扳片枢设于该扣座上,扳动该扣片时,可带动该扣件位移。
该扣接构件套设于该转轴末端,将该扳片扳动于闭锁位置时,该扳片带动该扣件的内端移入该扣座的通孔并扣住该转轴的环槽,进而使扣接构件扣固于转轴上,以固定工作片;将该扳片扳动至解扣位置时,系带动该扣件往该滑道外端位移,令该扣件的内端离开该通孔,不再扣住转轴,使该扣接构件可自该转轴取下,以便取出工作片。
藉此,本发明无需使用任何工具,即可更换工作片,使工作片的更换简单快速。
为使审查员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以及所达成的功效,以下兹举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于后。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其中,扣接构件位于闭锁状态。
图2是图1的分解立体图。
图3本发明的扣接构件沿图1的3-3剖线的剖面图。
图4是图3的4-4剖线的剖面图。
图5显示本发明的扣接构件呈解扣状态。
图6是扣接构件的侧视图。
图7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转轴的纵向剖面图。
图8是图7的8-8剖线的剖面图。
图9概同于图7,显示调整该高度调整机构的操作状态。
图10是图9的10-10剖线的剖面图。
图11及图12显示本发明将一工作片固定于一研磨机具的装设状态。
图13显示研磨机具的使用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本发明所提供的工作片的拆装结构的一较佳实施例,本发明应用于气动或电动研磨机、砂轮机、抛光机或磨床等各式研磨机具上,用以更换工作片,例如砂轮片(研磨片)或抛光片等。为便于说明,图中所示的转轴10以底端(末端)朝上的方式表示。
该转轴10的末端周面凹设一环槽12,该环槽12的顶缘121及底缘122均呈斜面状,如图7。
该扣接构件20包括一扣座30、一扳片40及一扣件50。
该扣座30具有一贯穿顶底面的通孔32;一滑道34,径向地设于该扣座30后侧,该滑道34的内端并与该通孔32连通,滑道34外端形成一开槽36,该开槽36贯通扣座二侧。扣座30的前端并设一凹部38。
该扣件50装设于该滑道34中,如图3、图4,可沿滑道34滑移,该扣件50的前端系一呈内凹弧形的抵接端52,而后端设有一横向的穿孔54。该抵接端的顶缘521与底缘522亦均制成斜面,如图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生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吉生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30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晶纳米晶陶瓷材料、陶瓷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货箱尾门开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