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光纤接入网中光缆交接箱的纤路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13101.1 | 申请日: | 2010-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6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李义津;周运生;刘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普天长乐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15 | 代理人: | 沈根水 |
地址: | 210012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光纤 接入 光缆 交接 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用于光纤接入网中光缆交接箱的纤路管理系统,属于通信系统光传输终端设备和接口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光缆交接箱由于冗余跳(尾)纤的管理及收容问题,使得光缆交接箱容量的实际使用率不满50%,不仅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还使光缆交接箱光纤的交接调度功能受到了很大限制,光纤的调度、查找非常困难。在此情形下运营商不得已只能采取扩容的方法来满足市场需求。从而导致了更大的浪费,加剧了恶性循环程度,已成为光纤接入应用的瓶颈之一。随着光纤接入应用更加广泛,以往的主干与配线直接的方式浪费了大量的主干光纤,常规的光缆交接箱并不能完全满足该技术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用于光纤接入网中光缆交接箱的纤路管理系统,其目的旨在针对上述目前国内在使用的光交箱存在的缺陷,提高光缆交接箱容量的实际使用率,减少占用主干光缆的数量,合理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其特征是线钩组、盘纤柱组、过渡盘纤柱、浮动线环组、光分路器组、左侧线环组均安装在线环固定板上;在光缆交接箱内的左侧设与主干一体化托盘相连的光分路器主纤,光缆引入群在线环固定板上,线钩组、盘纤柱组、浮动线环组、左侧线环组间有间距,线钩组与过渡盘纤柱间是盘纤柱组,左侧线环组在储纤盒上方,主干或配线光缆一体化托盘上是配线或主干光缆一体化托盘,各光分路器组对应设在各左侧线环组的左上侧;线环固定板上开有若干垂直长槽,用螺钉将浮动线环组联接在线环固定板上,活动挂钩固定在浮动线环组上,固定挂钩固定在线环固定板上,拉力弹簧两端分别与活动挂钩、固定挂钩相联,在拉力的作用下,浮动线环处在垂直长槽的最低端,在向上外力的作用下,浮动线环向上移动,外力撤消后浮动线环回到原位。
本发明的优点:由于采用组合结构进行梯度跳(尾)纤的管理,使整个跳(尾)纤管理有序,纤路明确且不产生交叉现象,维护起来极其方便,解决了长期以来光缆交接箱中跳(尾)纤的管理及余长纤的收容难题。提高了光缆交接箱的使用率,提高了实际工程操作过程中的效率,节省了时间。该设计不仅能满足常规光缆交接箱的常规用途,同时也兼容了光分路器及无跳接等接入方式在光缆交接箱中的应用。符合下一代新型光接入产品的要求。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附图2是浮动线环的原理示意图。
图中的1是光缆交接箱、2是线环固定板、3是光缆引入群、4是主干或配线光缆一体化托盘、5是配线或主干光缆一体化托盘、6是线钩组、7是盘纤柱组、8是过渡盘纤柱、9是浮动线环组、10是光分路器组、11是左侧线环组、12是光分路器主纤(与主干一体化托盘相连)、13是储纤盒、14是箱体底座、15是活动挂钩、16是固定挂钩、17是拉力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对照附图1,其结构是线钩组6、盘纤柱组7、过渡盘纤柱8、浮动线环组9、光分路器组10、左侧线环组11均安装在线环固定板2的零件上。光缆交接箱1内的左侧设与主干一体化托盘相连的光分路器主纤12,光缆引入群3在线环固定板2上,线钩组6、盘纤柱组7、浮动线环组9、左侧线环组11间有间距,线钩组6与过渡盘纤柱8间是盘纤柱组7,左侧线环组11在储纤盒13上方,主干或配线光缆一体化托盘4上是配线或主干光缆一体化托盘5,各光分路器组10对应在各左侧线环组11的左上侧。
对照附图2,其结构是线环固定板2上开有若干垂直长槽,用螺钉将浮动线环组9联接在线环固定板2上并可上下移动,活动挂钩15固定在浮动线环组9上,固定挂钩16固定在线环固定板2上,用拉力弹簧17两端分别与活动挂钩15、固定挂钩16相联。在拉力的作用下,浮动线环9处在垂直长槽的最低端。在向上外力的作用下,浮动线环9向上移动,外力撤消后浮动线环9回到原位。
实施例1,常规光缆交接箱接入模式
结合附图1,先将跳纤的两端分别插入需成端的端口,同时向左侧引,上端口的纤在线钩组6、盘纤柱组7之间上行经过渡盘纤柱8向左侧线环组11内引入,下端光纤在在线钩组6、盘纤柱组7上行至最合适的盘纤柱后转向,沿盘纤柱组7和浮动线环组9的间隙下行,最终冗余的纤就会被浮动线环组9在合适的槽位收容,微量的余纤可通过调节浮动线环组9来收容。其它光跳纤的成端只是简单重复上述步骤即可完成。
实施例2,FTTH光缆交接箱接入模式
结合附图1,将光分路器10安装在最左侧的槽道内并固定,输入端沿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普天长乐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普天长乐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31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执行全电源电压位线预充电方案的半导体存储器件
- 下一篇:多频率追踪卫星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