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测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13479.1 | 申请日: | 2010-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93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饭岛拓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 |
主分类号: | G01F1/58 | 分类号: | G01F1/58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陈萍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定 装置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以在2009年2月3日提交的在先日本专利申请第2009-22701 号为基础并主张其优先权,后者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被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定装置,通过设于被测定物的容器中的电极,将液体、 气体、粉体等该被测定物的温度和流速等的状态作为物理量测定,尤其涉 及使电极部形成为气密构造的测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把被测定物的状态作为物理量测定的测定装置中,例如公知测定液 体的流量的电磁流量计、测定液体的温度的温度计。
电磁流量计使电流流过线圈并在测定管内形成磁场。并且,利用设于 测定管的管壁内面的两个电极,检测与在该测定管内流过的液体的流速成 比例地产生于和该磁场正交的方向的电动势,来测定流量。
为了防止该测定管的腐蚀,通常对测定管的内面实施使用了氟树脂或 聚氨酯树脂等的树脂内衬或橡胶内衬。
关于这种电磁流量计中使用的电极的构造,根据电极向测定管内的安 装方向,存在外插形和内插形,外插形是从测定管的外侧按压在内侧来安 装,内插形是从测定管的内侧牵引到外侧来安装。通常,采用在测定管内 的压力升高时也容易确保气密性的内插形。
日本实公平3-55865号公报的电极构造具有小于测定电极插入孔的头 部,利用该头部和支撑部件从测定管的内侧来紧固内衬部件,并实现液密。 该内装形的电极构造在流体的压力变动时,也能够抑制电极间的距离变动。
另外,日本特开2007-240231号公报的电极构造是即使对于透过内衬 体的透过性流体,也能够降低电极的绝缘恶化的构造,所以能够通过对测 定管外周的电极凸起的圆锥部的按压来实现密封效果,并能够借助生锈效 果来发挥自密封作用。
该日本特开2007-240231号公报的电极构造是这样一种构造,使电极 穿通的绝缘垫圈形成为电极凸起的内径的大小,在其外周端部设置O形环, 并使其与电极凸起的内周面紧密接合。这种构造能够利用该O形环密封通 过内衬体后的透过性流体,所以透过性流体不会回流到弹簧和螺母侧,能 够降低电极的绝缘恶化和弹簧的腐蚀。
另外,日本特开2002-48654号公报的温度计将具有保护管的温度传 感器封入到保护管内,并从测定管的外部插入。
日本特开2007-240231号公报披露的电磁流量计的电极构造在电极头 部的外周设置突起部。因此,在测定管的外部方向牵引电极时,电极和内 衬体能够获得集中于突起部的密封压力,所以在内衬体是氟树脂或硬质橡 胶等那样的硬质树脂时,也能够实现密封。
并且,在内衬体利用像氟树脂那样使气体和蒸气透过的材料成形的情 况下,采取利用O形环将透过的气体和蒸气密封在电极凸起与绝缘垫圈之 间的构造,所以能够期待气密性的提高。
但是,电极外周的突起部的面压力不一样,在从与测定管的管轴正交 的截面方向观看时,在圆筒状的测定管的内周面、与和电极头部颈下的除 突起部之外的内衬面相接的平面部之间产生间隙,存在容易破坏气密性的 问题,另外,由于是利用O形环将电极凸起与绝缘垫圈之间密封的构造, 所以存在结构变复杂的问题。
在此,参照图7和图8说明日本特开2007-240231号公报公开的电磁 流量计的密封构造技术的问题。关于该密封构造,电极外周的突起部的面 压力不一样。
图7A表示如图7B所示与测定管31的管轴方向x平行的x-y截面图, 图8A表示与测定管31的管轴方向x正交的y-z截面图。
在电极33的电极头部30a的外周部,在与被测定物相接的面的相反侧 设有截面呈半圆状的突起部33c。在该构造中,气密性的保持不在较大的面 上,而是集中于突起部的半圆状的面的狭小范围内。并且,气密性的保持 通过利用弹簧35进行拉伸,从而在对测定管31的内面实施的内衬体32是 氟树脂等那样比较硬质的树脂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保持气密性所需要的 面压力。
即,如图7A所示,在该技术中,在相比突起部33c更靠近电极轴部33b 的一侧存在平面,所以在如图7B所示的与测定管31的管轴x平行的截面 中,该平面与内衬体32紧密接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未经株式会社东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34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女性盆腔补片
- 下一篇:约束型粘接桥式假牙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