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快速安装的集波器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15202.2 | 申请日: | 2010-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51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杨兰淳;林宏源;郭三义;陈弘隆;刘兴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5/00 | 分类号: | H01Q15/00;H01Q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安装 集波器 组件 | ||
1.一种可快速安装的集波器组件,包含有:
集波器主体;
连接部,延伸自该集波器主体,包含有多个信号输出单元及至少一集波器定位孔;
支撑臂,包含有至少一支撑臂定位孔及可容纳该连接部的一腔体,用来经由连接该连接部,以支撑该集波器主体:
至少一定位弹片,其中每一该定位弹片包含有固定端及定位柱,该固定端固定于该支撑臂上;
固定座,设置于该支撑臂上,包含有第一固定孔及第二固定孔;
挟持凸轮,包含有凸轮端、手柄端及第三固定孔,该凸轮端形成一偏心凸轮,当该手柄端被扳转时,该挟持凸轮可沿一轴心旋转,而使该凸轮端的外周缘接近或远离该支撑臂;以及
枢轴,用来穿过该第一固定孔、该第二固定孔及该第三固定孔,以枢接该挟持凸轮及该固定座;
其中,在该连接部插入该支撑臂的该腔体时,每一该定位弹片上的该定位柱穿过相对应的支撑臂定位孔及相对应的集波器定位孔,以固定该连接部及该支撑臂间的相对位置,并通过枢转该挟持凸轮,使该凸轮端的外周缘完全抵紧该支撑臂以及维持每一该定位柱的一穿入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波器组件,其中在该连接部插入该支撑臂的该腔体且该连接部的前端接触到每一该定位弹片上的该定位柱时,每一该定位柱会脱离该腔体,直到每一该支撑臂定位孔与相对应的集波器定位孔对齐时,始穿过相对应的支撑臂定位孔与相对应的集波器定位孔而达到完全定位的效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波器组件,其另包含有:
限制平面结构,设置于该凸轮端;以及
限制结构,设置于该凸轮端;
其中,在每一该定位柱穿过相对应的支撑臂定位孔及相对应的集波器定位孔后,该挟持凸轮的手柄端受外力作用而由一第一位置枢转至一第二位置,以使该限制平面结构接触且确实抵紧该支撑臂,并通过该限制结构限制每一该定位弹片的该定位柱无法脱离相对应的支撑臂定位孔及相对应的集波器定位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波器组件,其中该固定座是一U型固定座或是两个L型固定座所组成,且沿该支撑臂外围形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波器组件,其中固定座是以点焊或锡焊固定在该支撑臂外围。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波器组件,其中该固定座与该支撑臂是一体成型结构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波器组件,其中该挟持凸轮的该手柄端具有插入孔,用来容置辅助驱动杆,以通过该辅助驱动杆带动该挟持凸轮沿该轴心旋转。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波器组件,其中该挟持凸轮另包含有止挡元件,设置于该插入孔的开口旁,用来于该辅助驱动杆插入该插入孔时,止抵该辅助驱动杆,用于限制该辅助驱动杆的移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波器组件,其中该挟持凸轮的该手柄端具有第一长度,并可驱动该挟持凸轮沿该轴心旋转。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波器组件,其另包含一内凸结构,形成于该腔体的一侧壁上。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波器组件,其另包含一外凸结构,形成于该连接部的一侧壁上。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波器组件,其另包含:
第一间隔衬套,包含有第四固定孔;以及
第二间隔衬套,包含有第五固定孔;
其中该枢轴穿过该第一固定孔、该第二固定孔、该第三固定孔、该第四固定孔及该第五固定孔,以枢接该挟持凸轮、该间隔衬套及该固定座。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集波器组件,其中该第一间隔衬套、该第二间隔衬套及该挟持凸轮是一体成型结构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520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充电平衡系统
- 下一篇:一种提高锰酸锂二次锂离子电池稳定性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