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15495.4 | 申请日: | 2010-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10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崇宇;贾柠宁;苏航;沈文佳;李楠;王寅;陈寅嵩;吕康乐;卢丽杰;邢文超;马文瀚;路雯潇;司墨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4;C02F3/32;C02F3/1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米文智 |
地址: | 07100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人工 湿地 污水处理 系统 | ||
1.一种复合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处理池(2), 预处理池(2)连通垂直流人工湿地池(29),垂直流人工湿地池(29)下部设有水平 潜流人工湿地池(30),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池(30)设于地表面下,垂直流人工湿 地池(29)经由回流池(17)连通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池(30);所述垂直流人工湿地 池(29)内部的基质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一粗砂层(7)、第一人工混合层(8)和砾石 层(9),所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池(30)两侧设有砾石区、中间为基质区,基质区 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三粗砂层(22)、第二人工混合层(21)、第二粗砂层(19), 垂直流人工湿地池(29)载植有浅根系植物,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池(30)栽植 有深根系植物;垂直流人工湿地池(29)上部设有布水管(6),下部设有第一 泄流槽(10),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池下部设有第二泄流槽(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设 有用于污水二次处理的集水池(12),集水池(12)内设有第一污水泵(13),第一 污水泵(13)连通设于垂直流人工湿地池(29)上部的布水管(3),水平潜流人 工湿地池(30)的第二泄流槽(20)通过管路连通集水池(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设 有用于将经过处理的污水进行生态复原性处理的尾水净水剂投料系统(11),尾 水净水剂投料系统通过管路连接集水池(12)。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复合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 于:还设有保温动力系统,保温动力系统包括太阳能温室(25)和定位于太阳 能温室外壁的太阳能电池板(4),太阳能温室(25)的主体结构为钢结构,太 阳能温室的外壁由透光玻璃组成封闭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述回流池(17)内设有第二污水泵(14),第二污水泵(14)通过管路连通水平 潜流人工湿地池(30)的入水处砾石区(33),回流池(17)通过管路连通垂直 流人工湿地池(29)的第一泄流槽(10),回流池内(17)设有潜水曝气机(16), 潜水曝气机(16)连通设于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池(30)池底的微孔曝气管(3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预处理池(1)设有进水口与出水口,预处理池(1)内设有用于对污水的杂质 进行初步过滤的格栅(2),格栅(2)的一侧由栅条(26)和横向肋条(27)构 成,另一侧设有筛网(2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一人工混合层(8)以及第二人工混合层(21)由蛭石、沸石、煤渣混配而成, 其高度至少为20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垂直流人工湿地池(29)与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池(30)的第一泄流槽、第二泄 流槽底部均设有防水层,垂直流人工湿地池的第一泄流槽底部的防水层(38) 上面设有可容深根系植物茎杆通过的预制穴孔(40),预制穴孔(40)内侧 填充有柔性可塑防水填料(41),第一泄流槽(10)上部设有透水板(39);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池(30)内设有导流隔板(23),导流隔板(23)形成S型的 水流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农业大学,未经河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549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氮化硼膜涂层的微生物接种器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强力磁化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