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洗衣机脱水保护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15568.X | 申请日: | 2010-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7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孟明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卫祥 |
主分类号: | D06F39/00 | 分类号: | D06F39/00;D06F33/02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袁忠卫 |
地址: | 315176 浙江省宁波市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洗衣机 脱水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洗衣机结构,具体指一种洗衣机脱水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机械全自动洗衣机通常由电动程控器、水位开关、安全开关即门盖开关、排水选择开关、不排水停机开关、贮水开关、漂洗选择开关、洗涤选择开关和脱水开关等组成。通过各种开关组成的控制电路,来控制电动机、进水阀、排水电磁铁及蜂鸣器的电压输出,使洗衣机实现程序运转。在单次洗涤工序结束后进行排水、脱水工序,而脱水程序一般需在排水工序结束、将衣桶内的水排干净之后进行,这样脱水工序才能顺利进行;否则,在衣桶内的洗衣水还没有排干净就开始脱水,不仅脱水量大,浪费能源,而且会发生堵转现象,使洗衣机不能顺利脱水。现有的自动洗衣机中未见有在脱水工序前检测衣桶内水量的相关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在脱水工序前能对衣桶内胆内残存水量进行检测的洗衣机脱水保护装置,以使洗衣机尽量在不带水的情况下才能进行脱水工序,达到保护洗衣机、节约用水、节约能源的目的。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洗衣机脱水保护装置,其包括机壳及脱水桶,其特征在于:另有压力传感装置设置在机壳内腔下部并靠近机壳内腔底面,并使压力传感装置的一端密封地延伸出机壳内腔底面外,与控制脱水工作与否的微动开关触点进行抵触配合。
作为改进,所述的机壳内腔下部设置了用来收集残留水的凹槽,压力传感装置设置在凹槽中或者凹槽及向上延伸的空间,便于进一步收集残存水,并提高装置工作效果。
优选之一,所述的压力传感装置是采用弹性片,在凹槽的底面上设有孔,弹性片密封地设置在该孔位置处,所述的弹片具有凸出该弹性片能抵触在所述微动开关上的凸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优选之二,所述的压力传感装置是采用浮块或浮球,及连接浮块或浮球并向下延伸、抵触在所述微动开关上的连杆。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连杆包括相互呈一定角度弯折的连杆第一部分和连杆第二部分,所述的浮块或浮球设置在所述的连杆第二部分的端部,而连杆第二部分穿过凹槽的底面上孔。
最后,所述的微动开关用螺钉固定在机壳内腔反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了脱水微动开关的控制装置,能检测到洗衣机内残余的水,然后根据检测结构来控制脱水开关的启闭,从而控制洗衣机是否进行脱水工序,避免了在洗衣机内水没有排干净的情况下洗衣机即根据预先设定的机械程序自行启动脱水开关所发生的堵转现象,降低了脱水量,节约了能源和水源,结构十分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脱水微动开关合通状态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脱水微动开关断开状态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脱水微动开关合通状态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脱水微动开关断开状态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该洗衣机脱水保护装置包括:
机壳内腔1,机壳内腔1的底面上设有凹槽11,凹槽11的底面上设有孔12;
压力传感装置2,采用弹性片21,本实施例中的弹性片21呈拱形,弹性片21采用卡件从而密封安装在凹槽11的下方且位于孔12的部位;在弹性片12不受力的情况下,其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朝向凹槽11上方弯凸,弹性片21在受到水压作用力的情况下能反向向下方弯凸;弹性片21背向孔12的表面具有凸部211。
脱水控制的微动开关3,本实施例中的微动开关3设置在内胆1的下方和洗衣机外壳(图中未示出)之间,用螺钉固定在机壳内腔1反面上,弹性片的凸部211对准脱水控制的微动开关3的触点上。
如图1所示,当洗衣机排水后,如果完全排水,洗衣机内腔内没有残存的多余的污水,弹性片21不受力,处于向孔12上方自然弯凸的状态,此时,弹性片的凸部211不接触微动开关3,微动开关3处于闭合状态,在该洗衣机预先设定的机械程序的控制下自动合通,开始脱水程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卫祥,未经孟卫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55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圆盘式合成纤维纸浆沉析机
- 下一篇:有序纳米纤维宏量制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