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咖啡机酿造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15951.5 | 申请日: | 2010-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21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刚;曾永春;邓秀文;陈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1/44 | 分类号: | A47J31/4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2382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咖啡机 酿造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咖啡机酿造系统,属于咖啡机的创新技术。
背景技术
现有的咖啡机酿造系统,其驱动冲泡头运动实现酿造腔的封闭及打开的机构存在的缺点是结构复杂,操作麻烦,使用不便,且制作成本高,难于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制作成本低的咖啡机酿造系统。本发明设计巧妙,结构独特,方便实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咖啡机酿造系统,包括有装设在支架下部的咖啡漏斗、装设在咖啡漏斗上方的冲泡头、驱动冲泡头运动使酿造腔达到打开与封闭状态转换的酿造驱动机构,酿造驱动机构包括有驱动冲泡头做向下运动、使酿造腔呈封闭状态的向下驱动机构及驱动冲泡头做向上运动、使酿造腔呈打开状态的向上驱动机构,其中向下驱动机构包括有装设在转轴上的驱动轮,驱动轮的工作轮廓作用在冲泡头上,向上驱动机构为弹簧驱动结构,其包括装设在支架上的弹簧,弹簧的驱动力作用在冲泡头上。
上述驱动轮包括左凸轮、右凸轮,左凸轮与右凸轮成一整体锁附在转轴上,左凸轮及右凸轮的工作轮廓作用在冲泡头的顶面两侧,冲泡头上相应设有限定左凸轮及右凸轮的运动行程的肋骨。
上述左凸轮与右凸轮之间还设有与之成一整体,确保冲泡头不会向一边翘起、确保密封性的起到平衡作用的中间凸轮。
上述弹簧驱动结构还包括支架上设有的套筒、冲泡头上设有的柱子,弹簧的下端置于支架上设有的套筒内,弹簧的上端套装在冲泡头上设有的柱子上。
上述支架的两侧分别设有套筒,冲泡头的两侧也相应分别设有柱子,两弹簧分别置于两侧的套筒及柱子上。
上述支架的上部还设有使冲泡头在其上运动的导向套筒,冲泡头上相应设有与之配合的导向孔。
上述导向套筒内还装设有弹簧。
上述转轴上还装设有手柄,驱动力通过手柄作用在转轴上。
上述驱动轮装设在转轴中间;上述支架上部分别设有穿过转轴的通孔;上述支架上还设有使冲泡头在其上运动的导向肋骨。
上述冲泡头在与咖啡漏斗的接触面上装设有密封圈;上述冲泡头上还装设有过滤片。
本发明由于采用通过手柄的旋转,联动转轴、驱动轮驱动冲泡头做向下做直线运动,弹簧驱动冲泡头做向上做直线运动,从而使酿造腔达到打开与封闭状态转换的目的,其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灵活方便、安全程度高、性能可靠。本发明设计为可更换的咖啡漏斗,可依用户的需要更换成不同的咖啡漏斗。本发明是一种设计巧妙,结构独特,方便实用,且制作成本低的咖啡机酿造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酿造系统组件的爆炸图。
图2-1为本发明酿造系统在酿造腔处于关闭状态的立体图。
图2-2为本发明酿造系统在酿造腔处于关闭状态的剖视图。
图3-1为本发明酿造系统在酿造腔处于打开状态的立体图。
图3-2为本发明酿造系统在酿造腔处于打开状态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在酿造腔处于关闭状态时传动轮与冲泡头相对运动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在酿造腔处于打开状态时传动轮与冲泡头相对运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3、4所示,本发明的咖啡机酿造系统,包括有装设在支架3下部的咖啡漏斗1、装设在咖啡漏斗1上方的冲泡头8、驱动冲泡头8运动使酿造腔达到打开与封闭状态转换的酿造驱动机构,其中酿造驱动机构包括有驱动冲泡头8做向下运动、使酿造腔呈封闭状态的向下驱动机构A及驱动冲泡头8做向上运动、使酿造腔呈打开状态的向上驱动机构B。冲泡头8上设有入水嘴8B,咖啡漏斗1上设有冲泡嘴1A。
本实施例中,其中向下驱动机构A包括有装设在转轴9上的驱动轮14,驱动轮14的工作轮廓作用在冲泡头8上,向上驱动机构B为弹簧驱动结构,其包括装设在支架3上的弹簧4,弹簧4的驱动力作用在冲泡头8上。
为使作用在冲泡头8上的作用力更平均,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上述驱动轮14包括左凸轮14A、右凸轮14C,左凸轮14A与右凸轮14C成一整体锁附在转轴9上,左凸轮14A与右凸轮14C的工作轮廓作用在冲泡头8的顶面两侧,冲泡头8上相应设有限定左凸轮14A及右凸轮14C的运动行程的肋骨8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59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