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二极管模组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16289.5 | 申请日: | 2010-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56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德;裴建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亿光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5/00;F21V9/08;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模组,尤其涉及一种色均匀性较佳的发光二极管模组。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属于半导体元件,其材料为III-V族元素如磷化镓(GaP)、砷化镓(GaAs)等。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原理是将电能转换为光,也就是对上述化合物半导体施加电流,通过电子、空穴的结合而将过剩的能量以光的形态释放出来,进而达到发光的效果。此外,发光二极管是属于冷性发光,因此其的寿命可长达十万小时以上,且无须暖灯时间(idling time)。另外,发光二极管还具有反应速度快(约为10-9秒)、体积小、用电省、污染低、高可靠度、适合量产等优点,所以发光二极管所能应用的领域十分广泛。
以往常的发光二极管模组来说,通常会使用折射式、反射式或混合式的光学元件以调整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光型。然而,白光发光二极管的元件特性,由于其大角度的白光光线色温较低,因此会与小角度的白光光线有所差异,也就是说大角度的白光光线会较为偏黄,进而造成公知的发光二极管模组所提供的光源会有色均匀性较不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模组,其采用蓝色光学件以调整光线在发光角度大时的色温,进而可提供色均匀性分布较佳的光源。
本发明一方面提出一种发光二极管模组,其包括一白光发光二极管、一透明光学件以及一蓝色光学件。白光发光二极管提供一白光。透明光学件具有一光学部,用以会聚或发散来自白光发光二极管的白光,并调变白光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场形。光学部具有一光轴。蓝色光学件配置于透明光学件上并位于透明光学件与白光发光二极管之间。蓝色光学件的厚度在往远离光轴的方向上越厚。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蓝色光学件的厚度在位于光轴的位置上实质为零。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模组还包括一承载镜座,用以装载透明光学件。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承载镜座与透明光学件为一体成型。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承载镜座的材质为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或丙烯-丁二烯-苯乙烯树脂(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 terpolymer,ABS)。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模组还包括一反射式光学件,承载透明光学件与蓝色光学件。反射式光学件具有一集光部以及一配置于集光部的侧壁上的反射层,其中来自白光发光二极管的至少部分白光会被反射层传递至透明光学件与蓝色光学件。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反射层的材质包括金、银、铝、铬或其组合。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模组还包括一承载镜筒以及一反射式光学件,其中承载镜筒的内部装载有透明光学件,而反射式光学件承载透明光学件并将透明光学件固定于承载镜筒内。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承载镜筒的材质为聚碳酸酯或丙烯-丁二烯-苯乙烯树脂。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透明光学件与蓝色光学件的材质包括一玻璃或一光学塑胶。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光学塑胶为聚碳酸酯(PC)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出一种发光二极管模组,其包括多个白光发光二极管、一透明光学件以及一蓝色光学件。白光发光二极管分别提供一白光。透明光学件具有多个光学部,分别用以会聚或发散来自白光发光二极管的白光,并调变白光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场形。每个光学部件具有一光轴。蓝色光学件配置于透明光学件上并位于透明光学件与白光发光二极管之间。蓝色光学件的厚度在远离各光轴的位置上越厚。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蓝色光学件的厚度在位于各光轴的位置上实质为零。
基于上述,本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模组设置蓝色光学件在透明光学件上,且蓝色光学件的厚度可根据远离光轴的距离而定,也就是说在离光轴越远处,其厚度会较厚。如此,出射于发光二极管模组的白光于大角度的色温将可获得补偿。此外,通过适当地根据调整蓝色光学件的厚度将可改善各角度光线色温差异过大的问题,而使得发光二极管模组可提供色均匀性较佳的白光光源。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发光二极管模组的俯视示意图;
图1B为沿图1A中线AA’的发光二极管模组的局部剖示图;
图1C为图1B中承载镜座的立体图;
图1D为图1B中透明光学件的立体图;
图2A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发光二极管模组的俯视示意图;
图2B为沿图2A中线BB’的发光二极管模组的剖示图;
图2C为图2B中透明光学件的立体图;
图3A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发光二极管模组的俯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亿光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亿光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62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CDM与LED集成照明灯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透油度测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