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邮件附件信息提示方法及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16580.2 | 申请日: | 2010-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4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叶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58 | 分类号: | H04L12/58;H04W88/1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彭愿洁;李文红 |
地址: | 518129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邮件 附件 信息 提示 方法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邮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邮件附件信息提示方 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人们日常使用的电子邮件有很多,但就实现方式来说通常只有两种,第一 种是在网站上使用电子邮件,也就是一般所说的web使用方式,通常人们使用 时必须首先登录到Webmail服务器(网页邮件服务器),通过身份验证之后才 可以查阅收发邮件。但是用户不能总是处于登录状态,也不能每时每刻发送或 接收邮件,如果长时间没有对Webmail服务器进行操作,则被认为登录超时, 自动退出系统,用户需要再次登录到邮件服务器,才可以进行操作。
由于频繁地登录填写账户和密码,造成了用户对电子邮件的使用产生不 便,这时出现了另一种电子邮件实现方式-电子邮件客户端软件,在这种方式 下,不需要访问Web页面,只需要在本地机器上使用该电子邮件客户端软件就 可以直接收发、管理电子邮件。并且,使用客户端软件收发邮件时,不用下载 网站页面内容,速度更快;使用客户端软件收到的和曾经发送的邮件都保存在 自己的电脑本地,不用上网就可以对旧邮件进行阅读管理。正是由于电子邮件 客户端的种种优点,它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进行交流必不可少的工具。
无论是web使用方式还是电子邮件客户端的方式,电子邮件可以发送的内 容通常都可以包括正文内容和附件(包括视频、音频、图片、文档文件等), 其中,发件服务器会根据用户信息及自身的条件,限制能够发送的附件的大小。 例如,有些服务器限制附件大小为30M,当添加的附件超过30M时,该邮件将 无法成功发送。
现有技术在使用电子邮件客户端发送电子邮件时,如果附件大小超过发送 服务器的限制,只有在尝试过发送之后,用户才会发现发送失败,然后重新编 辑邮件并发送,但是,如此繁琐的过程显然会降低电子邮件客户端的易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邮件附件信息提示方法及终端,能够提高电子邮件客 户端的易用性。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电子邮件附件信息提示方法,包括:
通过发件服务器获取并保存需要进行提示的附件大小阈值;
当用户创建邮件时,获知用户添加的附件的大小;
在所述创建邮件未发送前,当所述用户添加的附件的大小超过所述阈值 时,向用户提示邮件无法发送。
一种电子邮件附件信息提示终端,包括:
阈值获取单元,用于通过发件服务器获取并保存需要进行提示的附件大小 阈值;
附件大小获知单元,用于当用户创建邮件时,获知用户添加的附件的大小;
第一信息提示单元,用于在所述创建邮件未发送前,当所述用户添加的附 件的大小超过所述阈值时,向用户提示邮件无法发送。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能够在邮件发送之前对添加的附件大小进行判断,如果附件过大, 则可以提示用户该邮件可能无法成功发送。这样,用户可以及时获得邮件无法 成功发送的信息,并及时查找原因,修改当前邮件,保证邮件的成功发送,而 不用等到点击发送之后,才获得该信息,因此,能够降低邮件发送失败的概率, 提高邮件发送的效率,进而提高电子邮件客户端的易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 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 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使用电子邮件客户端程序发送邮件过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对协议扩展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对协议扩展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终端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终端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终端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终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终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终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65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