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草莓籽油的萃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16699.X | 申请日: | 2010-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8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发明(设计)人: | 罗仓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1B1/10 | 分类号: | C11B1/1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0021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草莓 萃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草莓籽油的萃取方法。
背景技术
草莓属于蔷薇科草莓属植物,由于其果皮外面镶嵌着许多籽粒,所以草莓又俗称裸子植物。在草莓加工过程中,镶嵌在果皮外面的籽粒在清洗工序有80%脱落,收集这些草莓籽进行开发利用,实现资源综合利用的目的。
草莓籽是加工草莓过程的副产品,对草莓籽至今未得到利用,有关草莓籽的组成成分,加工特性及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国外未见报道,国内只有在《中国油脂》2006年第31卷第5期刊发了“草莓籽油脂肪酸组分分析”。据研究发现,草莓籽含油率为17.75%,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4.52%,特别是亚油酸和α-亚麻酸两种人体必须脂肪酸含量为79.42%,其中亚油酸含量为39.92%,亚麻酸含量为39.50%,这是目前发现唯一的亚油酸亚麻酸含量如此接近的天然植物油。因此草莓籽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可为保健食品的研发提供宝贵的基料。
一种草莓籽油的制备方法(申请号:200610041829.1)曾公开有机溶剂萃取草莓籽油的方法,其技术缺点:一是产品中有机溶剂残留问题;二是生产成本比较高;三是不饱和脂肪酸在萃取过程中与空气接触易变性,影响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了压榨法出油率低、含杂质高及有机溶剂萃取中油产品有机溶剂残留问题的草莓籽油的萃取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首先,取草莓籽将其粉碎至50目~60目之间;
2)其次,将粉碎后的草莓籽装入超临界CO2萃取罐中,并加热至38℃~45℃、加压到32Mpa~35Mpa、打开CO2流量控制阀、控制CO2流量在24公斤/小时~27公斤/小时,在此条件下萃取90分钟~120分钟;
3)最后进行分离,分离釜Ⅰ压力控制在5Mpa~6Mpa,分离温度控制在40℃~45℃;再进行二次分离,分离釜Ⅱ压力控制在2Mpa~3Mpa,分离温度控制在35℃~40℃即分离出草莓籽油。在此条件下草莓籽油的得率为16.5%
由于本发明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得油率高,且整个萃取过程没有其它物质的加入,所以制取的草莓籽油中不含杂质更无有机溶剂,从而解决了目前压榨法出油率低、含杂质高及有机溶剂萃取中油产品有机溶剂残留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首先,取经过筛选后的草莓籽500克将其粉碎至60目;其次,将粉碎后的草莓籽装入超临界CO2萃取罐中,并加热至40℃,加压到35Mpa、打开CO2流量控制阀,控制CO2流量在27公斤/小时,在此条件下萃取120分钟;最后进行分离,分离釜Ⅰ压力控制在6Mpa,分离温度控制在45℃;再进行二次分离,分离釜Ⅱ压力控制在3Mpa,分离温度控制在40℃即分离出82克草莓籽油。
实施例2:首先,取经过筛选后的草莓籽600克将其粉碎至55目;其次,将粉碎后的草莓籽装入超临界CO2萃取罐中,并加热至38℃,加压到32Mpa、打开CO2流量控制阀、控制CO2流量在25公斤/小时,在此条件下萃取100分钟;最后进行分离,分离釜Ⅰ压力控制在5Mpa,分离温度控制在40℃;再进行二次分离,分离釜Ⅱ压力控制在2Mpa,分离温度控制在35℃即分离出91克草莓籽油。
实施例3:首先,取经过筛选后的草莓籽500克将其粉碎至50目;其次,将粉碎后的草莓籽装入超临界CO2萃取罐中,并加热至42℃,加压到33Mpa、打开CO2流量控制阀、控制CO2流量在24公斤/小时,在此条件下萃取90分钟;最后进行分离,分离釜Ⅰ压力控制在5Mpa,分离温度控制在43℃;再进行二次分离,分离釜Ⅱ压力控制在2Mpa,分离温度控制在38℃即分离出83克草莓籽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院,未经陕西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66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