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多重输入方式的输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17095.7 | 申请日: | 2010-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38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政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多重 输入 方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入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多重输入方式的输入装置。
背景技术
用于供使用者主要以手写输入的输入装置包含数字化器(digitizer)、数字板(tablet)、电子白板(white board)等等,这些输入装置其常见的输入方式有电磁感应与触控两种方式。电磁感应式在使用上主要是搭配一支专用的电磁笔(stylus),使用者以电磁笔在内部布满天线回路阵列的输入装置上写字、绘图,或以压迫笔上的开关、按钮等方式输入,天线回路阵列最靠近电磁笔的天线将感应到最强的电磁信号,因而得知电磁笔的坐标位置。此外,当碰触笔尖时,电磁笔内由电感电容(LC)所组成的震荡线路将产生电感量的变化,因而使得震荡频率亦随的产生变化;碰撞笔尖的压力越大则电感量的变化越大,因而震荡频率的变化量越大,所以由频率变化量的大小可知施于笔尖压力的大小。同理,电磁笔的按键的接合离开产生电感电容震荡器中电容的变化而改变笔的发射频率,由频率的不同变化可测知使用者所按下的按键为何。
而触控式的电子白板通常包含一高分子膜基板与一玻璃基板呈层状排列,两基板间相对的两个表面具有导电线路层,许多微小的间隔物设置于两基板之间以分离两基板的导电线路层。当高分子膜基板被触压在某一位置,输入装置会电性侦测到两导电线路层的接触,并提供关于触压位置的信息,例如电容值或电阻值给予一处理装置例如一个人电脑以计算出触压位置的坐标。
上述两种输入方式各有优缺点。电磁感应式的输入装置其解析度较高,但是需要专用的电磁笔才能操作。而触控式的输入装置不需搭配特定的电磁笔,可以用指尖操作,但传统的触控输入装置其解析度无法达到500dpi以上,也无法做到多点同时输入,也就是无法同时输入两个以上的坐标值。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输入装置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输入装置,可同时具备两种输入方式的优点,并且提高触控输入的解析度,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的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入装置兼具电磁感应与触控两种输入方式的优点、且触控方式的解析度提高并且可以多点输入。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有多重输入方式的输入装置,包含:一电磁输入结构,供使用者以一电磁笔输入;一触控输入结构,供使用者以手指或笔等装置以触控方式输入;一第一微控制器,用于控制该电磁输入结构并取得该电磁笔的坐标资讯;一第二微控制器,用于控制该触控输入结构并取得触控输入的坐标资讯;一主控制器,用于控制该第一微控制器与该第二微控制器;以及一电脑,用于处理该主控制器所传送的坐标资讯。
本发明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具有多重输入方式的输入装置,其中所述的输入装置还包含一书写面用于供使用者书写,且该电磁输入结构的表面以等距的排列方式布置有一XY天线回路阵列,该XY天线回路阵列用于接收该电磁笔所发射的电磁波信号,该第一微控制器切换该XY天线回路阵列的各天线以感应该电磁笔发出的电磁波信号并传回该第一微控制器,该第一微控制器根据电磁波信号的强度与频率变化,计算出该电磁笔的坐标与压力值,或者使用者所按下的一按键为何。
前述的具有多重输入方式的输入装置,其中所述的触控输入结构包含一第一基板与一第二基板,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为绝缘材质薄膜,该第一基板的表面布置有一第一导电线路,该第二基板的表面布置有一第二导电线路,其中该第一导电线路与该第二导电线路互相面对,且被多个间隔球隔开。
前述的具有多重输入方式的输入装置,其中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的材质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前述的具有多重输入方式的输入装置,其中该第一导通线路与该第二导通线路的材质包含银胶(Colloidal Carbon)与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太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70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