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酸锆包裹硫硒化镉大红色料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17228.0 | 申请日: | 2010-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69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发明(设计)人: | 王芬;刘大为;李强;李栋;朱建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41/85 | 分类号: | C04B41/85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0021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酸 包裹 硫硒化镉 大红 色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色色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硅酸锆包裹硫硒化镉大红色料 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硫硒化镉大红颜料发色纯正、色彩鲜艳,发色范围宽,是目前可用于陶瓷装饰中最 为艳丽的红色料。特别是锆英石晶体包裹型硫硒化镉色料,既具备优良的呈色效果,又兼有 高温稳定的特性,有“中国红”之誉,是极为珍贵的红色色料。然而,由于硅酸锆的合成温 度很高,硫硒化镉又在高温下易氧化分解,且硅酸锆的晶型与硫硒化镉不一致,导致硅酸锆 包裹硫硒化镉颜料的包裹率过低,合成成本很高,从而使其应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因此解 决在低温下合成硅酸锆包裹硫硒化镉红色料,是降低其合成成本、提高其合成效率的有效途 径之一。
目前制备硅酸锆包裹硫硒化镉大红颜料的方法主要有固相法、溶液沉淀法、双包 法、水热法。其中:固相法合成的包裹颜料粒度大,分布不均匀,由于硒粉容易挥发颜料的 包裹率很低,色料着色强度很弱;溶液沉淀法虽然包裹率较高(8%~10%),着色强度较 好,但反应条件苛刻,要求前驱体要经过数次干燥,使得生产周期延长,颜料的合成温度很 高(约1200℃~1300℃)。双包法生产设备复杂、操作难度大、生产周期较长、原料价格昂 贵,使得生产成本过高。上述三种方法都不利于工业化生产。水热法是与溶液沉淀法相结 合,可以直接从溶液中生成包裹相,对着色剂进行包裹,减少了通常湿化学法需要经过高温 煅烧,球磨这一可能形成硬团聚及混入杂质的步骤。由于水热反应温度很低,远远低于 CdSxSe1-x的分解温度,这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色剂分解的难题。
在采用液相法合成ZrSiO4-CdSxSe1-x色料的研究中,邓阳(邓阳,邓建成,溶胶沉淀 法合成硅酸锆包裹硫硒化镉颜料的研究,2006)采用溶胶共沉淀法与助剂G相结合合成了 硅酸锆包裹硫硒化镉色料,利用CeO2的特殊性能和硅酸锆的成核机理在950℃下合成了硅 酸锆包裹硫硒化镉的大红颜料,在高温煅烧时由于硫硒化镉的分解,需要密封较好的铁罐容 器,操作困难,容器易变形而影响其密封效果。Yekta.B.Eftekhan,Tamizifar.M,Rahimi.N, 宋晓岚,彭林等,采用Cd(NO3)2、Se粉、ZrOCl2·8H2O、Na2SiO3·9H2O、Na2S等可溶性 盐为原料,利用常规水热法合成了硅酸锆包裹硫硒化镉色料(硅酸盐学报,2009,37(7): 1267-1267),但其合成时间较长达10h,而且未见掺杂改性色料的报道。
微波水热法,为近年国际领域制备纳米粉体开展研究的一种的新方法,与常规水热 法和化学法合成的粉体相比,具有粉体粒径分布窄,分散性好,团聚少,晶粒完整且结晶性 好等优点。微波水热法合成速率和能效均比传统水热法的高很多,具有反应温度更低,反应 时间更短的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控制简单,合成时间短,合成温度低,包裹效率 高,包裹色料的粒径分布窄,分散性好,团聚少,具有工业化发展潜力的硅酸锆包裹硫硒化 镉大红色料的制备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72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