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烧伤烫伤的中药膏剂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117467.6 申请日: 2010-02-02
公开(公告)号: CN101797303A 公开(公告)日: 2010-08-11
发明(设计)人: 李喜珍 申请(专利权)人: 李喜珍
主分类号: A61K36/82 分类号: A61K36/82;A61K9/06;A61P17/02;A61K31/045;A61K35/54;A61K35/58
代理公司: 荆州市亚德专利事务所 42216 代理人: 陈德斌
地址: 434400 湖***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烧伤 烫伤 中药 膏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烧伤烫伤的中药膏剂,属中药制剂技术领 域。

背景技术:

烧伤烫伤是由于开水、沸油、火、电或酸碱物质等作用于人体 皮肤而引起的一种复杂的外科疾病,一般以火烧伤和开水(油)烫 伤为常见。轻度的烧伤或烫伤表皮发生红肿、灼痛或起水泡;严重 的烧伤烫伤,由于损伤人的皮肤及皮下组织,火毒伤及体内阴液, 内攻脏腑,伤阴损阳,常常导致人体内水和电解质平衡失调、休克, 皮肤组织红肿、溃烂、感染等严重后果。若不及时治疗创面,因感 染会久不愈合,导致疤痕的产生,影响肢体功能。

目前治疗烧伤或烫伤的药物,一般都是采用中草药或矿物质中 提炼的抗生素药物制成膏剂后,涂抹在创面上,如“绿油膏”、“蛇油 膏”、“湿润烫伤膏”等,有些患者就直接在创伤面上涂抹一定的食醋 或食盐,上述药物和方法在治疗上虽能产生一定的疗效,但对消肿、 止痛、生肌效果缓慢,治愈时间长,且治愈后一般都会留有疤痕。

对于大面积烧伤或烫伤病人,由于上述药物的生肌效果缓慢, 只能采用换植皮肤的手术治疗,此方法不仅治疗费用高,恢复时间 长,而且病人痛苦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烧烫伤创面治愈快,不需消痂 植皮,治愈后不留疤痕,治疗条件要求低,不强调无菌环境和无菌 操作;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收敛生肌,使用方便,制造简 单,治疗费用低的治疗烧伤烫伤的中药膏剂。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一种治疗烧伤烫伤的中药膏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 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的:

蛇油5%    麻油17.6%    蛋黄油3.4%

白芷9%    虎杖7%       草木灰2.3%

黄连10%   薄荷1.7%     茶油34.3%

冰片0.7%  地榆9%。

一种用于治疗烧伤烫伤的中药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蛇腹内的油取出,用文火炼成油液(即蛇油),备用;

B、将熟鸡蛋去壳取蛋黄,用文火煎炼出油液(即蛋黄油),备 用;

C、将白芷、虎杖、薄荷、黄连、冰片、地榆混合后粉碎至100 目粉末状,备有;

D、将麻油和茶油在容器内混合,并加热至100℃以上后,倒入 步骤C所得的中药粉末,继续加热至沸腾后用文火连续熬制3小时;

E、3小时后撤去文火,趁热过滤、去渣,然后加入蛇油、蛋黄 油和草木灰并搅拌均匀,冷却至常温后灌装入瓶即得治疗烧伤烫伤 的中药膏剂成品。

组方解析:

本发明是基于祖国中医学的辨证机理,根据发明人多年的临床 经验,参考现代中医理论研究对烧伤烫伤治疗的科研成果,基于蛇 油有清热解毒、排脓止痛、润肤生肌之功;蛋黄油具有消炎止痛、 收敛生肌和保护疮面的作用;麻油、茶油具有清热、润肤、生肌的 作用;白芷、虎杖、黄连、地榆能散血,通络,排毒;并辅于薄荷、 冰片、草木灰,使全方配伍寒、温并用,辛、甘、咸并投,达到清 热解毒,消肿止痛,生肌敛疮,愈后不留疤痕之功效。

本发明上述原料组分中各原料的药性特点及功效、药理如下:

蛇油:

蛇油是一种传统的纯天然护肤品。使用时感觉清凉、舒适,对 人体无任何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具有解毒消肿,抑制细菌生长, 促进血液循环,止痛生肌的功效,主要用于烧伤、烫伤、电灼伤引 起的红肿、水疱、疮面溃疡、化脓,褥疮等的治疗。

麻油:

麻油性甘,凉。入手阳明经。具有润燥通便,解毒,生肌的功 效。

蛋黄油:

蛋黄油具有清热润肤、消炎止痛、收敛生肌和保护疮面的功效。 外涂可治疗湿疹、皮炎、烫伤、冻疮、口腔及各种体表溃疡、痔疮 等,内服可治疗胃溃疡、慢性胃炎、小儿消化不良及腹泻、百日咳 等。

草木灰:

药性特点:草木灰味辛,微温。入肝,肾二经。

功效:散寒消肿,消症破积。

茶油:

药性特点:茶油味甘,性凉。

功效:清热化湿,杀虫解毒,活血化瘀。治痧气腹痛,急性蛔 虫阻塞性肠梗阻,疥癣,烫火伤。

白芷:

药性特点:白芷辛温,芳香气烈,归肺、胃、大肠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喜珍,未经李喜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74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