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3,5-二咖啡酰奎尼酸甲酯的制备方法及其药物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17655.9 | 申请日: | 2010-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49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袁海龙;肖小河;张甜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二医院 |
主分类号: | C07C69/757 | 分类号: | C07C69/757;C07C67/08;A61K31/216;A61P31/16;A61P3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朋飞 |
地址: | 100039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咖啡 酰奎尼酸甲酯 制备 方法 及其 药物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化学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菊科、忍冬科等植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植物的提取物作为中间体,采用半合成的方式,得到3,5-二咖啡酰奎尼酸甲酯(3,5-DCQAME)的制备方法、3,5-DCQAME的抗流感和抗肝炎用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流感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为有包膜的RNA病毒,分甲、乙、丙3型。其中甲型容易发生变异,它所引起的流感流行最为广泛和严重,是国际间重点监测的传染病之一。流感一旦流行、传播快、波及面广,对人民健康及劳动生产力有很大影响,而且对年老体弱多病者及婴幼儿的威胁很大,常因导致并发症而死亡。流感病人治疗一般采用对症治疗,大多用解热镇痛药和抗过敏药。对年老体弱多病者及婴幼儿注意防止肺炎等并发症。病人隔离至退热后2天。目前治疗的主要药物为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仅对甲型有效,但药物副作用较多且可产生耐药性。正在开发进入临床研究的有扎那米韦(Zanamivir)和奥司他韦(Osetamivir),均为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虽对甲、乙型流感有效,但对流感的全身感染无效,有恶心、呕吐等副作用。目前正在研发的抗流感病毒药物还有抑制病毒脱壳的普可那利(Pleconaril)和蛋白酶抑制剂芦普林曲韦(Ruprinhivir),此两药均未进入临床应用。
中医药对流感的治疗,具有独特的疗效。从中药中筛选抗流感病毒的有效成分,或进一步做化学修饰,是抗流感病毒药物开发的一种新尝试。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地区,以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为主。乙肝病毒携带者超过1.2亿,现在有约3000万患者需要治疗,每年因肝病死亡约30万人,至少带来直接经济损失500亿人民币。此外,慢性乙肝病人经5-20年后约有12%可发展为肝硬化,在肝硬化病人中大约20%患者最终发展为肝功能衰竭,5%发展为肝癌。因此,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不仅给国家和患者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同时也引起就业、升学等严重社会问题。肝炎病毒利用宿主细胞的DNA、RNA及蛋白合成系统进行复制,并将自身的核酸信息整合到宿主细胞的DNA中,与宿主细胞同时复制并在复制过程中不断产生错误而形成变异,上述过程是肝炎病毒重要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也是抗肝炎病毒药物,包括抗病毒、保肝(抗纤维化)、免疫调控等仍存在诸多问题。核苷类药物及干扰素为主的药物虽具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但是其对共价闭环HBVDNA的清除作用尚不确定,停药后易反跳,况且用药后发生不同程度的病毒变异。干扰素临床上有效率仅有30-50%,且与核苷类一样有副作用。从我国辽阔药物资源中发掘活性天然产物,研制新型特色抗乙肝病毒药物是寻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新药的关键和突破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二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76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机控制装置及滚筒式洗衣机
- 下一篇:保护电路、电池系统以及保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