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换向推行的折叠式童车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17873.2 | 申请日: | 2010-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76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徐银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神马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7/10 | 分类号: | B62B7/1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周希良;徐关寿 |
地址: | 315222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向 推行 折叠式 童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童车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换向推行的折叠式童车。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推把架可翻转而实现换向推行的折叠式童车,其因具有灵活机动、收展自如的优点而深受用户欢迎。中国专利号ZL200820000625.8公开了一种可折叠童车,包括前轮、后轮、相对前轮沿斜上方向延伸的前腿以及与前腿铰接的推把架,前腿与推把架通过换向机构可转动连接,换向机构包括相互扣合的前腿连接座和推把架连接座,推把架连接座和前腿连接座通过换向销轴和弧形销槽在一定角度范围内相对转动,换向销轴与弧形销槽两极限位置配合时分别对应童车的正向推行和逆向推行状态;换向销轴还带有一套锁定/解锁机构,使换向销轴与弧形销槽极限位置配合的状态可保持及解锁,推把架采用两段相对插入式配合的管状结构,上管插入和抽出状态分别对应锁定/解锁机构的锁定和解锁状态。上述专利技术方案存在的缺陷是:由于正向推行时,前腿和推把架的轴线不处于同一直线,而反向推行时,前腿与推把架不处于同一平面,从而连接两者的换向机构所能承受的支撑力较小,容易被压坏,且错开的前腿和推把架在相对旋转过程中容易夹伤手指,存在安全隐患;此外,折叠后,餐盘部总是处于最凸出部分,因此,其折叠后的体积大;最后,插入式配合的推把架结构不便于加工,生产成本也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不足,提供了一种可换向推行的折叠式童车。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可换向推行的折叠式童车,包括推把架、前腿、底架组件、前轮组件、后轮组件、座架组件、靠背架、后篷架、前围组件,前腿的下部转动连接底架组件,底架组件设有前轮组件及后轮组件,前轮组件包括一对前轮,后轮组件包括一对后轮;座架组件后部转动连接靠背架;后篷架的中下部转动连接前围组件,前围组件设有餐盘;推把架两下端分别与前腿两上端各通过一换向机构连接,该换向机构包括与推把架下端固接的换向上座、与前腿上端固接的换向下座,换向上座与换向下座转动连接;推把架上设一换向拉手,该换向拉手与置于推把架架管内的牵引索连动,牵引索下端与一定位件连接座相连,定位件连接座两侧向外凸而形成定位件,定位件连接座的上端部顶压第一复位弹簧,第一复位弹簧的另一端顶于推把架内;换向上座侧面开有腰形孔,所述定位件穿过腰形孔;换向下座内形成第一定位部、第二定位部,两定位部与定位件相适配,两定位部间由第一导向面过渡;推把架处于正向推行状态下,定位件穿过腰形孔后卡入第一定位部,定位件可沿第一导向面滑动至卡入第二定位部,推把架便处于反向推行状态;后篷架的两端与前腿上的换向下座转动连接,后篷架与换向下座间还设一收车装置。
所述的可换向推行的折叠式童车,后篷架呈U型,下端与一连接撑转动连接,连接撑的下端转动连接于底架组件的中前部。
所述的可换向推行的折叠式童车,连接撑设有分段片,分段片上设有数个定位卡槽;所述靠背架的两端开有导孔,两侧导孔内各置入靠背定位杆的端部,靠背定位杆可沿导孔滑动,靠背定位杆与一U型靠背调节拉手相连,靠背定位杆顶压第二复位弹簧,第二复位弹簧处于靠背架管内,第二复位弹簧的另一端顶于靠背架与座架组件相连的铰轴上;靠背定位杆伸出靠背架的端部与分段片的定位卡槽相适配,在第二复位弹簧的作用下,靠背定位杆的端部卡入分段片的某一定位卡槽中。
所述的可换向推行的折叠式童车,底架组件转动连接U型网篮架,网篮架与所述连接撑中下部间转动连接网篮连接件。
所述的可换向推行的折叠式童车,收车装置包括收车拉手,收车拉手设于后篷架上,收车拉手与置于后篷架管内的收车牵引索连动,收车牵引索下端固接定位锁销,后篷架下端开有导孔,且于导孔外的相应处外部套设滑动式连接套,连接套与定位锁销连动,定位锁销穿出后篷架的导孔及连接套后卡入换向下座开设的卡合槽;定位锁销内顶第三复位弹簧,第三复位弹簧另一端顶于后篷架内。
所述的可换向推行的折叠式童车,前围组件与换向下座间转动连接前围连接撑;所述前腿的下部通过底架连接撑转动连接底架组件,所述前腿的下部固接脚踏板。
所述的可换向推行的折叠式童车,后篷架中下部转动连接U型前篷架。
所述的可换向推行的折叠式童车,转动连接为铰接或枢接。
所述的可换向推行的折叠式童车,底架组件与座架组件间转动连接或枢接座架连接撑。
所述的可换向推行的折叠式童车,腰形孔呈倾斜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神马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神马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78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