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量眼内压的设备及用该设备测量眼内压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18214.0 | 申请日: | 2010-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3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石俊山;王健发;王雪乔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索维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3/16 | 分类号: | A61B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兰台律师事务所 11354 | 代理人: | 徐雪琦 |
地址: | 300384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量 眼内压 设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量眼内压的设备及用该设备测量眼内压的方法。
背景技术
眼内压是由眼球内容物(房水、晶体、玻璃体等)对眼球壁施加的压力所形成,眼压过高会引起视神经受损,严重时导致失明,所以准确检测眼内压成为一种必须的诊断手段。
目前常用的检测眼压的设备从原理上分为两种:一种为压陷式,如眼压计,其原理是用施加一定力的压针压于角膜前表面,测量角膜的压陷深度而间接确定眼内压力;另一种为压平式,其原理是测量压平角膜表面特定面积所需的力,包括Goldmann眼压计以及非接触式气动眼压计。
上述测量眼压的方法测量过程复杂,使用范围有限。眼压计压针需消毒,Goldmann眼压计需要麻醉,非接触式气动眼压计无法测量角膜表面受损或不规则的患者,而且不易测出配合不好的患者。
在中国公开的专利CN101190122A中提出了一种测量眼内压的方法,该方法使用一个线圈驱动探针朝向角膜运动,探针的后部部分材料从顺磁性或者铁磁性材料中选择,测量前需要借助一个或多个线圈磁化探针的后部部分,以使探针的速度达到足够高,使用另一个线圈测量探针的速度并在探针回弹之后回拉探针,根据探针的运动参数计算眼内压。
其技术方案的问题在于探针运动速度加速时间太长,探针后部部分与发射线圈的距离影响探针速度,探针不能够保证时间足够长的高速匀速运动,为了保证足够长的高速匀速时间必须降低效率以增加驱动力,不能充分保证足够高的速度撞击角膜表面。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用于测量眼内压方法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使用范围广,测量时不需要麻醉以及消毒,并且可以保证探针在足够长的时间内高速匀速运动的测量设备及用该设备测量眼内压的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解决技术问题,一种测量眼内压的设备,包括外壳、固定在外壳中的探针组件、围绕所述探针的线圈、采集并处理线圈电压信号的电路板,固定于电路板上用于显示信息的液晶屏、安装于外壳的额头支撑件、调节额头支撑件与眼睛距离的调节轮,电池能源装置及按键控制装置。
探针头部由塑料制成,探针的尾部由磁性材料制成的1节或2到5节磁针顺序连接组成,围绕探针尾部末端磁针的线圈及围绕其余磁针两端磁极的线圈为2~10个,位于探针尾部末端的线圈长度与探针行程相关,其长度大于一倍探针行程小于等于2倍探针行程。
该设备测量眼压的步骤如下:
一:在装置中装入新的探针;
二:按动测量键,使线圈数次推拉新的探针以完成寻相;
三:再次按动测量键,线圈驱动探针发射撞击眼角膜并回拉探针;
四:传感线圈记录探针速度,并据此计算眼内压;
五:液晶屏显示测量结果。
在发射探针时,与探针尾部多节磁针相对应位置的多线圈通以不同方向的电流,驱动多节磁针受到一致方向的力,探针头部朝向眼角膜运动。与探针尾部多节磁针相对应位置的多线圈通电驱动所述探针运动,当探针的运动速度达到要求值(≥0.1m/s),围绕探针尾部末端的线圈断电作为传感线圈,该传感线圈记录探针运动速度直到测量结束,当探针的运动速度小于要求值,传感线圈切换到通电模式继续驱动所述探针运动直到速度达到要求值,从而保证在很短的时间内速度可以达到足够高。
本发明与背景技术中需消毒和麻醉的技术相比,使用一次性探针,测量前不需要消毒,探针运动速度快,而且测量原理与眼球颤振和瞬动无关,故无需麻醉以及良好的配合。
与背景技术中的非接触的眼压测量技术相比,角膜的光学条件以及形状不影响测量,不需要精密的光学部件对焦,同样能够实现精度相当的结果,极大降低了系统的复杂度和成本,同时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与背景技术中的单线圈驱动顺磁性探针相比,加速时间短,高速运动保持时间长,系统效率高,可以充分保证足够高的速度撞击角膜表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设备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半剖左视图(第一视角);
图3是一种多节磁针构成的探针驱动组件的结构图;
图4是一节磁针构成的探针驱动组件的结构图;
图5是组成探针尾部的任意一节磁针与围绕线圈的受力分析图;
图6是本发明设备实施例的一次测量眼压流程。
附图1中:1.固定外壳,2.液晶屏,3.测量和设置按键,4.电源按钮,5.额头支撑件,6.探针驱动组件,7.电池,8.调节轮,9.电路板。
附图3中:60.探针,61.多线圈,62.线圈骨架,63.探针尾部,64.多节磁针,65.探针肩,66.探针头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索维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索维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82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力系统变频谐波测量装置
- 下一篇:高电压光电变换电压传感器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