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字符输入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18883.8 | 申请日: | 2010-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37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张会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8 | 分类号: | G06F3/04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潘中毅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字符 输入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字符输入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的使用也越来越普遍。利用计算机实现字符输入的输入法也越来越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同时,用户对于输入法的智能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以中文输入为例,计算机用户要将汉字输入到计算机,需要使用中文输入软件,目前,中文输入软件可分为键盘输入和非键盘输入。所谓键盘输入,是指对汉字进行编码,将编码与键盘上的键相联系,当用户利用键盘向计算机输入相应汉字,计算机对输入的编码进行识别,转换为相应的汉字输出。所谓非键盘输入,包括手写输入、语音输入和OCR(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光学字符识别)输入等不利用键盘来实现汉字输入的输入方式。
随着用户对输入法的智能要求,现有的输入法系统也在日益改进,其重要的一个智能特点即是为用户提供姓名模式,有效提高姓名输入的效率。具体地,现有的输入法进行姓名模式提示的方案主要为:接收用户输入的字符串(比如:拼音串),判断该字符串是否包含针对姓名的编码字符串,然后根据词库和针对姓名的编码字符串,自动生成姓名候选项展示给用户。发明人在实施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的方案主要存在以下缺陷:
1、无模式切换控制,易造成骚扰。由于现有系统中进行姓名字符串判断后,即进行姓名候选项的展示,并不对模式的切换进行控制。这样造成当用户并不想进行姓名的输入时,系统却直接进行姓名模式的显示,给用户带来骚扰。
2、降低了用户体验。现有的方案没有确切的方案来确定在何种情况下进行姓名模式,如果输入非姓名时进入姓名模式,则会如1中所述,给用户带来不必要的骚扰;如果输入姓名时却未进入姓名模式,则并未体验姓名模式的便利性。因此,现有的方案降低了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字符输入方法及装置,利用概率比较来进行姓名模式的切换控制,减少输入非姓名的情况下提示进入姓名模式的机率,减小了用户骚扰,提高了用户体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字符输入方法,包括:
根据用户输入的字符串,生成姓名候选列表和核心词候选列表;
从所述姓名候选列表中选取最大概率的姓名候选词,并对所述选取的姓名候选词的概率进行处理,得到所述姓名候选词的对比概率;
将所述姓名候选词的对比概率与所述核心词候选列表中的各个核心词的概率一一进行比较,并根据所述比较的结果展示所述姓名候选列表。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字符输入装置,包括: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用户输入的字符串,生成姓名候选列表和核心词候选列表;
选取模块,用于从所述生成模块生成的姓名候选列表中选取最大概率的姓名候选词;
概率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选取模块所选取的姓名候选词的概率进行处理,得到所述姓名候选词的对比概率;
比较模块,用于将所述概率处理模块处理得到的对比概率与所述生成模块生成的核心词候选列表中的各个核心词的概率一一进行比较;
展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比较模块的比较结果,展示所述生成模块生成的姓名候选列表。
本发明根据用户输入的字符串生成姓名候选列表,并选取姓名候选列表中的最大概率的姓名候选词,对其最大概率进行相应处理后,与通过识别用户输入的字符串得到的核心词候选列表中的各个核心词的概率一一进行比较,再根据比较的结果才进行提示进入姓名模式,本发明利用概率比较来进行姓名模式的控制,减少输入非姓名的情况下提示进入姓名模式的机率,减小了用户骚扰,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字符输入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生成模块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概率处理模块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比较模块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展示模块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字符输入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字符输入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字符输入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88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