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屏幕键盘系统及其操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20080.6 | 申请日: | 2010-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37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邱全成;徐胡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8 | 分类号: | G06F3/048;G06F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76 | 代理人: | 刘云贵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屏幕 键盘 系统 及其 操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有关于一种屏幕键盘系统及其操作方法,特别是指一种以框线方式显示屏幕键盘,并且能够控制光标的屏幕键盘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行动装置的蓬勃发展,无论是价格、效能及其便利性皆已广为使用者所接受。然而,在使用行动装置时,通常不方便使用外接的滑鼠进行光标操作,因此,如何提供使用者方便操作光标便成为各家厂商亟欲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般而言,行动装置具有图形使用者界面(Graphics User Interface,GUI),并且提供使用者在此图形使用者界面中以光标进行各项操作,例如:以光标点选桌面图示(ICON)以执行应用程序。然而,若不外接滑鼠或摇杆......等装置时,使用者将无法对光标进行控制,这对图形使用者界面而言是非常不便地。
有鉴于此,便有厂商提出以行动装置的方向按键,用以作为光标的控制依据。举例来说,使用者可通过方向按键,如:上、下、左及右......等方向按键,用以控制光标的移动方向及位置。不过,当光标移动距离越长时,以此方式控制光标将对使用者造成相当大的负担,而且效率亦十分低落,故在无法使用滑鼠的情况下,仍然不足以解决光标操作不便的问题。
综上所述,可知现有技术中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以往在无法使用滑鼠的情况下,光标操作不便的问题,因此实有必要提出改进的技术手段,来解决此一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遂公开一种屏幕键盘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本发明所公开的屏幕键盘系统,应用于图形使用者界面中,包含:初始模块、显示模块、侦测模块、比对模块及操作模块。其中,初始模块用以初始化屏幕键盘,此屏幕键盘具有多个软件按键,其中每一软件按键对应有座标区域及识别码;显示模块用以将此屏幕键盘以框线方式呈现,并且重叠显示于图形使用者界面之上;侦测模块用以于按压实体键盘的实体按键时,侦测此实体键盘所对应的按键码;比对模块用以将按键码与每一软件按键的识别码进行比对,并于比对符合时获得与此识别码相应的软件按键;操作模块用以根据操作条件将光标移动至获得的软件按键的座标区域内,或将光标移动至获得的软件按键的座标区域内并进行点选操作。
至于本发明的屏幕键盘操作方法,应用于图形使用者界面中,其步骤包括:初始化屏幕键盘,此屏幕键盘具有多个软件按键,其中每一软件按键对应有座标区域及识别码;于按压实体键盘的实体按键后,侦测此实体按键所对应的按键码;将此按键码与每一软件按键的识别码进行比对,并于比对符合时获得与识别码相应的软件按键;根据操作条件将光标移动至获得的软件按键的座标区域内,或将光标移动至获得的软件按键的座标区域内并进行点选操作。
本发明所公开的系统与方法如上,与现有技术之间的差异在于本发明是通过以框线的方式显示具有多个软件按键的屏幕键盘,并且允许以按压实体键盘的实体按键,使光标进行移动或移动并点选的操作。
通过上述的技术手段,本发明可以达到提高光标的操作便利性的技术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屏幕键盘系统的系统方块图。
图2为本发明屏幕键盘操作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应用本发明显示屏幕键盘的示意图。
图4为应用本发明的屏幕键盘控制光标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为应用本发明的屏幕键盘控制光标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为应用本发明合并屏幕键盘中的相邻软件按键的示意图。
图7为应用本发明设定屏幕键盘中的软件按键的座标区域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设定视窗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1初始模块
102显示模块
103侦测模块
104比对模块
105操作模块
106调整模块
300图形使用者界面
301光标
400屏幕键盘
400a~400c屏幕键盘
401~414软件按键
401a~414a软件按键
413b、414b软件按键
510桌面图示
601整合按键
700设定视窗
710设定区块
711确定元件
712取消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图式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00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沉板式滤波器
- 下一篇:一种测定吸氧瓶盖垫片吸氧性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