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实现在线测量控制的立式轧环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20355.6 | 申请日: | 2010-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1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华林;汪小凯;朱春东;钱东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H1/06 | 分类号: | B21H1/06;B21B39/14;B21B38/0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现 在线 测量 控制 立式 轧环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式轧环机。
背景技术
立式轧环机是中小型环件轧制成形的常用设备,属于径向轧制,轧制原理如图1所示。
传统的立式轧环机工作前,需要一个标准环件来预先设置导向辊和测量辊的位置。工作 时先将工件环坯(环件毛坯)套在芯辊上,芯辊不动,辗压轮在气缸压力的作用下移动,实 现辗压进给,辗压轮同时由另一水平电机驱动旋转;在辗压轮和芯辊的作用下环件壁厚逐渐 变薄,直径逐渐增大,当环件外径增大到与测量辊接触时,外径尺寸到位,辗压轮向上回程, 取出环件,完成一次循环。热轧过程中,环件毛坯外径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大,且由于轧环机 结构的局限性,很难实现轧环过程的实时在线测量环件毛坯的外径尺寸,因而也就无法实现 在线控制。目前国内外在立式轧环过程测量控制上尚无有效的方案,国内有人提出利用气压 或液压来带动滑块做直线进给运动,让导向辊随动,以保证轧制过程中环件毛坯的圆心始终 沿着辗压轮和芯辊中心连线运动,但是在轧制过程中导向辊的导向力和导向辊的运动规程无 法控制,因此很难让环件毛坯的中心始终不发生偏移,也很难实现在线测量环件毛坯的外径, 达不到在线控制的目的,而且气压和液压的不稳定性很难保证在线控制的精度。因此现行的 立式轧环机的生产完全靠人工目测来控制,即在轧制过程中,人工控制辗压轮下移,当观察 到环件毛坯接触到测量辊时,由人工控制辗压轮返回,由于人工目测控制的不确定性因素很 多,迫使工艺采取大公差、大留量的对策,造成锻件精度低、原材料消耗大的弊端。因此, 开发新型测量与控制技术对传统立式轧环机更新改造很有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在线测量控制的立式轧环机,该立式轧环机为实现在 线测量控制环件毛坯的外径尺寸提供了条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可实现在线测量控制的立式轧环机, 它包括机架3、辗压轮机构、测量辊机构、导向辊机构、芯辊机构和卸料装置14,测量辊机 构中心线与机床竖直中心线呈50-60°夹角,导向辊机构中心线与机床竖直中心线呈60-70 °夹角,测量辊机构的测量辊4位于芯辊机构的芯辊12的左侧下方,导向辊机构的导向辊 13位于芯辊机构的芯辊12的右侧,辗压轮机构的辗压轮6位于芯辊机构的芯辊12的正上方, 卸料装置14的卸料板套在芯辊机构的芯辊12上;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在线测量控制装置, 在线测量控制装置包括位移传感器组,位移传感器组由第一位移测量传感器2和第二位移测 量传感器11组成,第一位移测量传感器2安装在测量辊机构的第一弹性随动装置1上,第二 位移测量传感器11安装在辗压轮机构的第一滑块8上;
所述的测量辊机构包括第一弹性随动装置1、测量辊4、第一推杆23、第一轴承26、第 一轴27、第一支架28,测量辊4由第一轴承26固定在第一轴27上,第一轴27固定在第一 支架28上,第一支架28固定在第一推杆23上,第一推杆23设置第一弹性随动装置1上;
所述的导向辊机构包括第二弹性随动装置、导向辊13、第二推杆、第二轴承、第二轴、 第二支架,导向辊13由第二轴承固定在第二轴上,第二轴固定在第二支架上,第二支架固定 在第二推杆上,第二推杆设置第二弹性随动装置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03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快速更换夹杂物去除装置的中间包及其工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冷拔拉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