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点对点的智能协商报价辅助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20427.7 | 申请日: | 2010-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4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陈亚林;王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财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30/00 | 分类号: | G06Q3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4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点对点 智能 协商 报价 辅助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点对点的智能协商报价系统及方法,特别是涉及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买、卖交易双方通过某种通信网络直接进行产品报价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的交易过程为:就某一交易标的物,交易双方通过多轮协商报价,达成共识后则进行所有权交割,反之则失败。由于协商报价过程耗时、耗力,已经成为交易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机遇稍纵即逝的今天,已经无法满足交易双方对交易时间、成本控制的要求,急待通过理论与技术相结合的手段提高报价响应速度从而缩短协商时间,提高交易的成功率与效率。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无论是个人消费还是企业间的交易均越来越依赖于因特网实现产品信息搜索与网络结算,但是协商报价的交易过程尚缺少相应的智能辅助决策系统支持。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3年4月2日公开的公开号为CN 1407492A号专利申请案,名称为“一种点对点价格协商处理的方法和系统”。该专利案揭示:一种点对点价格协商处理方法及系统,用于在因特网上作为交易双方的用户之间进行价格协商处理,提供数据传输、显示和确认系统,能直观的帮助买卖双方进行交易。但是如何通过报价方法提高买卖双方在交易中所获效用成为目前交易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所以需要提供一种满足协商报价交易过程特点,帮助买卖双方快速、合理分析当前报价情势并确定报价的方法与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内容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各种商务环境(尤其是电子商务 环境)的智能协商报价系统及方法,根据使用者的条件设置与历史报价数据处理,可快速合理的确定报价。
该系统包括多个使用者端计算机、数据库、报价信息挖掘模块与客户端报价生成模块:
使用者端计算机提供交互界面,以便于使用者设置初始报价和报价范围:初始报价为使用者在首次获得报价机会时的报价,报价范围对买方而言,是指能够接受的最高报价;对卖方而言,则是指能够接受的最低报价。上述信息经交互界面设置后,在协商报价过程中保持不变。
使用者端数据库:存储使用者自身信息,包括可接受价格范围、历史报价信息和可接受的协商交易截止时间;存储交易信息,包括报价时间、价格;存储协商报价对手信息,包括对手的历史报价(时间、价格)。
报价信息挖掘模块:针对对手的历史报价数据,采用数据统计挖掘模型进行分析,推断对手可能的报价范围与交易时间限制。
报价生成模块:根据报价信息挖掘模块的分析结果,确定双方在交易时间限制的关系,从而经计算生成报价策略,并据此生成各个时间点的所报价格。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协商报价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a)设置初始报价与报价范围;(b)使用报价信息挖掘模块处理历史协商报价数据,获得报价对手的可能报价范围与协商截止时间;(c)在报价生成模块中,根据(b)的处理结果和相应算法,自动生成报价策略;(d)使用者修正(c)中所生成的报价,形成最终报价序列;(e)在交易过程的某一时点,根据(d)所生成的报价策略,形成相应报价。
利用本发明,可以协助交易双方快速的确定当前时点的报价,或者实现智能自助式报价,减少使用者自身报价计算量和复杂度,从而提高协商交易过程的 效率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点对点产品智能协商报价辅助系统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产品智能协商报价系统的报价信息挖掘模块功能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产品智能协商报价系统的报价策略生成模块功能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产品智能协商报价系统所生成的报价策略文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财经大学,未经南京财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04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君亮估值报告统计指引表的版式及jw4点买入法
- 下一篇:流程化烟叶收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