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正交斜齿圆锥齿轮副及非正交斜齿圆锥齿轮限滑差速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20448.9 | 申请日: | 2010-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2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涛;刘平义;张绍英;董学朱;魏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1/14 | 分类号: | F16H1/14;F16H1/20;F16H48/08;B23F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正交 圆锥 齿轮 差速器 | ||
1.非正交斜齿圆锥齿轮副制造方法,包括:斜齿圆锥齿轮(1)由常规已有加工技术制成,其特征在于,取产形面与斜齿圆锥齿轮(1)螺旋面相同的锥面滚刀(8)在滚齿机上加工大齿轮毛坯(9),加工过程中锥面滚刀轴线(10)与大齿轮毛坯轴线(11)夹角为∑、0<∑<90°,两轴线距离为啮合传动中心距a及满足安装距R1、R2,按斜齿圆锥齿轮(1)和大齿轮(2)的传动比i12滚切,将大齿轮毛坯(9)加工成大齿轮(2),由加工出的大齿轮(2)与斜齿圆锥齿轮(1)实现轴交角∑、中心距a、安装距R1、R2啮合传动。
2.非正交斜齿圆锥齿轮限滑差速器,其特征在于,差速器壳体(7)上设置有空间交错的斜齿圆锥齿(1、5)和大齿轮(2、6),轴交角∑、β1<∑<90°并且90°-β1<∑<90°,两轴线距离为啮合传动中心距a,右旋斜齿圆锥齿轮(1)的螺旋角β1,右旋斜齿圆锥齿轮(1)和与右旋斜齿圆锥齿轮(1)旋向不同其它几何参数和结构完全相同的左旋斜齿圆锥齿轮(5)同轴线固连构成一个行星齿轮,行星齿轮在差速器壳体(7)上绕斜齿圆锥齿轮轴线(3)转动联接,右旋大齿轮(2)和左旋大齿轮(6)分别与差速器壳体(7)同轴线(4)转动联接,具有同一转动轴线(4)的右旋大齿轮(2)和左旋大齿轮(6)分别与右旋斜齿圆锥齿轮(1)和左旋斜齿圆锥齿轮(5)定传动比i12=i56啮合传动,由差速器壳体(7)输入动力并由右旋大齿轮(2)、左旋大齿轮(6)分别输出动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正交斜齿圆锥齿轮副制造方法,斜齿圆锥齿轮(1)的齿廓曲线可以是渐开线、圆弧、摆线,其特征在于,由产形面与斜齿圆锥齿轮(1)螺旋面相同的锥面滚刀(8)在滚齿机上保持轴交角∑、中心距a及安装距R1、R2,加工出的大齿轮(2)与斜齿圆锥齿轮(1)均可实现非正交啮合传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正交斜齿圆锥齿轮限滑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改变轴交角∑,或改变右旋斜齿圆锥齿轮(1)的齿数z1或螺旋角β1或传动比i12=z2/z1、左旋斜齿圆锥齿轮(5)的齿数z5=z1或螺旋角β5=β1或传动比i56=z6/z5=i12亦随着相应变化时,可以改变非正交斜齿圆锥齿轮限滑差速器的理论锁紧系数K。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正交斜齿圆锥齿轮限滑差速器,其特征在于,在差速器壳体(7)上绕大齿轮轴线(4)均布p个行星齿轮,p=2、3、4、5、6。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正交斜齿圆锥齿轮限滑差速器,其特征在于,行星齿轮的右旋斜齿圆锥齿轮(1)和左旋斜齿圆锥齿轮(5)为硬齿面,与其对应啮合传动的右旋大齿轮(2)和左旋大齿轮(6)亦为硬齿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044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