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灵敏度调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20492.X | 申请日: | 2010-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2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振伟;林昭佑 | 申请(专利权)人: | 正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18/00 | 分类号: | G01D1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祁建国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灵敏度 调整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灵敏度调整系统,特别是指一种应用于感测器的灵敏度调整系统。
背景技术
在公知技术中,感测系统的灵敏度通常通过调整感测系统中一运算放大器的放大倍率,以改变感测系统的灵敏度;因此,往往会通过调整一可变电阻而改变运算放大器的放大率,进而改变感测系统的灵敏度。
请参阅图1,其为公知技术中应用于感测系统的电路图,其中,一电压电源VCC依序电性搭接一电阻元件R1、一电压接点P1、一电阻元件R2、一电压接点P2、一电阻元件R3、一电压接点P3、一电阻元件R4与一接地端GND。其中,在电压接点P1、电压接点P2与电压接点P3处,分别降压至一第一电压V1、一第二电压V2与一第三压V3。
运算放大器11的一输入端电性连接于输入信号源2,借以使输入信号源2所产生的输入信号S1经运算放大器11的输入端输入至运算放大器11,并放大输入信号S1。
运算放大器12的一输入端电性连接于电压接点P2,运算放大器12的另一输入端电性连接于运算放大器11的一输出端,并通过一可变电阻VR依据第二电压V2调整运算放大器12的放大倍率,借以调整放大后的输入信号S1的直流偏压与波动偏压后,产生一调整信号S2。
运算放大器13、14与一或门15组合成一窗型比较器,其中,运算放大器13的一输入端电性连接于电压接点P1,运算放大器13的另一输入端电性连接于运算放大器12的输出端,借以使运算放大器13获得第一电压V1与调整信号S2的波动电压。运算放大器14的一输入端电性连接于电压接点P3,运算放大器14的另一输入端电性连接于运算放大器12的输出端,借以使运算放大器14获得第三电压V3与调整信号S2的波动电压。另外,或门15的一输入端电性连接于运算放大器13的输出端,或门15的另一输入端电性连接于运算放大器14的输出端,借以判断调整信号S2的波动电压是否落于第一电压V1与第三电压V3所围构出待命电压区间之外。
其中,当调整信号S2的波动电压落于第一电压V1与第三电压V3所围构出的待命电压区间之外时,感测系统1输出一触发信号S3。
举例而言,请参阅图2A,其显示在公知技术中,当感测系统1处于一预设灵敏度时的调整信号S2的电压-时间曲线图;同时,请一并参阅图1。如图所示,第一电压V1、第二电压V2与第三电压V3分别为1.2伏特、1伏特与0.8伏特。且第一电压V1与第三电压V3围构出区间范围为0.4伏特的待命电压区间,因此,于图2A中,调整信号S2的波动电压有三次波动落于第一电压V1与第三电压V3所围构出待命电压区间之外,因此会产生三次触发信号S3。
请参阅图2B,其显示在公知技术中,调低感测系统1的灵敏度后的调整信号S2的电压-时间曲线图;同时,请一并参阅图1。如图所示,在需要将感测系统1的灵敏度调低时,可利用可变电阻VR调整运算放大器12的放大倍率,使调整信号S2的波动电压随着可变电阻VR的调整而调整至比图2A所示的波动电压小。因此,在图2B中,调整信号S2的波动电压仅有一次波动落于第一电压V1与第三电压V3所围构出的待命电压区间之外,因此仅产生一次触发信号S3。
请参阅图2C,其显示在公知技术中,调高感测系统1的灵敏度后的调整信号S2的电压-时间曲线图;同时,请一并参阅图1。如图所示,在需要将感测系统1的灵敏度调高时,可利用可变电阻VR调整运算放大器12的放大倍率,使调整信号S2的波动电压随着可变电阻VR的调整而调整至比图2A所示的波动电压大。因此,在图2C中,调整信号S2的波动电压有六次波动落于第一电压V1与第三电压V3所围构出的待命电压区间之外,因此产生六次触发信号S3。
由于,公知技术中利用可变电阻VR调整运算放大器12的放大率,进而改变感测系统1的灵敏度。但是,使用这样的方法,将会需要具有更大配置面积的印刷电路板来布设感测系统1。此外,由于可变电阻VR本身是属于一种机械式电子元件,在进行多次机械式的反复操作后,往往比较容易损坏,因而增加可变电阻VR的消耗性成本。
在此前提下,本案发明人深感实有必要开发出一种新的灵敏度调整系统借以同时改善上述种种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欲解决的技术问题与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正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正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04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气凝汽器焊片
- 下一篇:连铸坯火焰切割自动清渣装置